分卷阅读126(1 / 2)
个年纪大学东西慢,记住这里忘了那里,都想赶紧回家磨浆子试试。
张氏忍不住:“弟妹啊,那、那揭油皮呢,咋揭啊?”
大伯娘几个都忘了,因为豆花豆腐豆腐皮豆干就够她们忙活的,根本记不住。
大伯娘拽拽张氏,让她别那么贪心。
沈宁笑道:“没事儿,早就说要教你们的。大嫂,做豆腐的步骤你都记住了吗?”
张氏立刻说了一遍,分毫不差。
沈宁夸道:“大嫂好记性,说得很对,回头就照这个做。”
张氏被夸了,得意,又被婆婆瞪了,赶紧老实点。
沈宁就把留出来自己喝的一砂锅豆浆端过来,让裴母帮忙生起小铁锅。
等锅热她就用大勺子一勺一勺地往锅里倒浆子,“不要直接哗啦倒进去,要让它挂壁,贴锅边轻轻泼过去。”
张氏连连点头,手上比划着,“弟妹,我试试呗。”
沈宁便交给她。
张氏学着沈宁的样子,一勺勺泼得很到位,得了沈宁的夸奖又笑得合不拢嘴。
大伯娘都没眼看了,见别人不笑话反而夸张氏学得快也就不说啥了。
沈宁让裴母小火慢烧,两根谷秸即可。
如今天凉,不需要蒲扇扇风,等豆浆凉到了一定温度表面就会慢慢凝结形成一层油皮。
张氏惊呼起来,“哇,真的,真的!”
三婶儿四婶儿本来也要惊呼的,见她这样都笑起来,“俺们真是开眼了啊,镇上这油皮卖可贵呢,今儿咱也会了。”
沈宁拿了两根洗干净的细梃杆儿,就是高粱穗上那截光溜溜的杆子。
她用两根梃杆挑着油皮,拎起来,另外一根顺势刮下来刮掉多余的豆浆,然后将其搭在草棚子顶端的木棍儿上。
过了一会儿,另外一张油皮形成。
她将梃杆儿交给张氏,“大嫂,你试试。”
张氏激动得手都在发抖,接过去,屏住呼吸,弯腰趴在锅上,小心翼翼地探出梃杆儿,有点不敢。
沈宁鼓励她,“不怕的,你从底下挑进去,直接捅到对面再挑起来就好。”
张氏将梃杆儿插/进去,手一抖,不小心将油皮捅破了,“哎呀。”
沈宁笑道:“没事儿的,你做的很好,退回来重新插。”
张氏憋着一口气,脸都憋红了,也可能是被豆浆的热气熏的。
第二次好歹成功了,豆皮却黏连了。
沈宁:“很好,直接挂起来。”
三婶儿:“要晒干不?我给放外面一会儿太阳晒晒。”
沈宁:“三婶儿,不能晒,要挂在屋子里阴干,这东西很薄,一晒就坏。”
三婶儿吓得忙放回去。
这时候小珍珠和小鹤年也打着哈欠起来了。
小珍珠兴奋地跑过来,“我也要玩儿!”
张氏吁了口气,差点憋死她,让她喘口气。
她顺势递给小珍珠。
小鹤年帮忙搬了板凳过来踩着。
小珍珠听沈宁说了要点,小手捏着梃杆儿,快准狠地插/进去,一下子就把豆皮提起来,手稳得很,一点都不抖。
众人都惊呆了,“这孩子……也太会干活儿了吧?”
这手,这是天生的揭豆皮的手啊。
沈宁却觉得闺女这手真是天生的手术刀手啊,小小年纪就这么稳。
张氏忍不住跟小珍珠请教怎么才能揭这么好。
小珍珠打个哈欠,“首先你不能慌,更不能怕它,你得趁它不注意,唰就给它逮起来。”
大家又笑,这孩子,真有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