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8(1 / 2)

加入书签

捆摆放着,有的却悬挂起来,有的用精美的锦盒装着。

沈宁故意报复谢掌柜上次的轻慢,清了清嗓子,“掌柜的,你们这里端砚什么价儿啊?”

谢掌柜原本还想给她拿个当地二百文的瞅瞅,没想到她开口就是端砚。

妈呀,品相好的端砚,不只是砚台本身贵,运到咱这地界,这脚力就比砚台还贵了好吗。

这裴家娘子是真敢看!

你要个近一点的歙砚我也不说什么。

别说,裴先生教得怪好的,连弟媳妇都懂这么多。

一般别说乡下妇人,就是男人他也不知道端砚啊。

他刚要说,沈宁又问:“澄泥砚有吗?”

谢掌柜:“……”

沈宁看了他一眼,故意气他道:“洮河砚呢?红丝砚听说也很好,比端砚还好,温润如玉,色彩艳丽,纹理玄妙,造型又古朴自然,贮水不干,呵气就能研墨、发墨还快,啧啧,真好!对了,瓦头砚呢,听说也很好,‘应念研磨苦,无为瓦砾看’,做砚台虽然苦,但是比做瓦片有用?其实瓦片也很有用啦,对吧?”

就冲着你上次的服务态度,我这叫让你晓得消费者是有脾气的。

当然她知道聚文书肆是正经书店,不会随便欺负顾客,顶多瞧不起乡下女人来买书呗,所以她是审时度势才来出上一口气的。

谢掌柜:“……”

你懂真多,要不你来卖?

沈宁看他脸色精彩,却没有要鄙视自己的样子,想必已经反思过开店做生意要和气生财的道理了。

她是个大方的,不会和人斤斤计较的啦。

她这才笑道:“掌柜的,你们这里有没有次品,啊,就是略带瑕疵的笔墨纸砚,比如砚台磕了个角啊,裂纹了什么的,长途运输,磕碰是在所难免的对吧?墨锭也是,有没有这样的?”

这样的便宜啊!

自古以来店家处理次品多便宜。

运气好碰上就赚了,碰不上白问一嘴也不吃亏。

谢掌柜已经被她整无语,不知道要接什么话,定了定神,才道:“无。”

对不起,还真没有。

他们谢家有自己的运输队,每一样物事都包裹得严严实实,要么不运,要么就安全抵达。

沈宁不信,“不可能,长途运输怎么可能没有损耗?你们不会都扔了吧?也太暴殄天物了吧!”

谢掌柜:“……”

实际当然有损耗,但那不是有中转站么?

大部分货物在大运河沿岸分装发往各地铺子,坏了在那里处置掉。

从大运河那边过来,如果路上又有损耗,那就在府城或者县城处理,也不会千里迢迢把坏的货物运到龙庙镇来不是?

当然,从府城或者县城到龙庙镇肯定也有损耗,但是,他就不能有点福利吗?

他就不能送送人,或者底价卖掉吗?

他也姓谢,虽然是旁支子弟,可他也是谢家人好吧!

赚这点钱不过分吧?

这个妇人怎么回事,非要刨根问题!

烦人!

沈宁看谢掌柜脸色越来越黑,怕他暴起骂人,便看向毛笔,那些成捆的竹杆儿毛笔肯定便宜,当然寿命短,手感也差。

哎,可怜的阿年,爹娘现在无能,供不起你用高档笔,只能将就啦。

她指着粗细差不多的一支,“请问,这支价钱几何?”

谢掌柜都要忍不住翻白眼了,知道你识字了,别卖弄了。

他道:“18文。”

沈宁:“噫,一斤猪肉呢。这一支呢?”

谢掌柜看她竟然能精准指出低一档的,也是厉害,感觉她很有卖货天赋,“15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