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2 / 2)
主要是转转进货的这几家酒楼和饭馆,看看他们素鸡、素烧鹅、油豆腐的销量如何。
结果每家都说顾客甚爱点,比起扣肉素鸡,反而更喜欢不加肉的香菇木耳素鸡、红烧素鸡、油焖素鸡等等。
人家说吃的就是那个不是肉却胜似肉的味道和口感。
有人觉得素鸡比肉口感更好。
肥肉腻歪,咬着让人牙根儿痒,瘦肉怎么说也有点柴。
素鸡就不会了,又香又嫩不费牙。
还有人喜欢素鸡和真鸡一起做,那味道真一绝。
而豆腐酿肉虽是荤菜却不油腻,红烧做汤都受欢迎。
素烧鹅鲜甜可口,更是男女老少的心头好。
有些食客自己吃了还要给家里点两份送过去,让家里也尝尝。
尤其靳老板的老爹,尤其喜欢红烧素鸡,夸儿子终于做了道像样的菜。
这两年不爱吃饭的他,再也不说没滋味、嚼木头了,就着红烧素鸡怒扒两大碗饭,吃完又满街溜达消食儿,逢人就说这素斋好,还特特跑去寺庙给相好的大法师送。
这样每天吃吃溜达的,身体都变结实了,再也不说自己没胃口、活着没意思的丧气话,反而说还能再活五十年。
只要他老爷子说好吃,那就是真好吃,扛得住食客挑嘴。
果然,酒楼这几天都因为新菜客流回升,热闹起来。
靳老板那是相当高兴,再三跟高里正说要加大进货量。
哦,因为老爷子的关系,他现在每天还得给大法师那边送素鸡呢。
人大法师自己做素斋就是一绝,比酒楼的厨子手艺好强些。
常老板几个的饭馆儿生意更见好。
他们是中低档馆子,薄利多销,酒楼五十文一份,他店里就卖十五文,来吃的人就更多。
附近一些从来不下馆子的人家都每天来买一份回去佐饭呢。
他还想了个招儿,用店里的肉汤汁焖卤素鸡,送去码头、货栈那些劳力多的地方,八文一份,卖得相当火爆。
那些苦力甭管泡饼子还是怎么吃,连汤汁都舔得干干净净。
他们说这个好吃,吃了有力气。
常老板拉着高里正要求加货,下一次给他多加二十斤素鸡,尤其这个熏素鸡,别有风味儿,他喜欢,更要多订。
晚上,几个老板又碰头主动把高里正请到常老板的饭馆儿里。
他们纷纷表示这个熏素鸡风味儿独特,都要。
其他豆制品也要加大进货量。
原本他们从高里正这里进的油豆皮也从其他豆腐坊进,现在打算全部从高里正这里进。
就连全福楼二掌柜也增加了进货量,大掌柜还埋怨他为什么不多订一些,那两天都不够卖的。
宁愿剩下,不要不够卖的。
剩下还能自己吃,还能给伙计带回家吃,不够就只能看别人赚钱。
大家尝到甜头,纷纷跟高里正道:“高兄,县城就这么大,酒楼饭馆生意就这么多,其他几家要不就别卖了吧。要想赚钱,咱可以零卖,可以看看茶楼青楼戏楼啥的。”
他们几家一推出新菜单,对面好运来等酒楼饭馆就有动静,立刻过来试吃,判断菜品如何。
等看着这几道菜大受欢迎以后,他们就坐不住了,赶紧召集大厨研究呢。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都是开酒楼饭馆儿的,谁还没几个眼线呢?
可惜靳老板、张老板和常老板等人一开始就商量好了,谁也不给好运来那几家酒楼饭馆透露消息。
即便对方以后也会卖素鸡,但是这一开始的钱得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