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7(1 / 2)

加入书签

顿顿要吃大鱼大肉,但是甭管早中午只要吃饭都想就点小菜。

所以这三样小菜都很受欢迎。

他喜滋滋地告诉沈宁这一趟老顾客又给介绍了三家新客户。

靳老爹给介绍了东山寺的生意,以后给他们提供豆制品做素斋。

东山寺的进货量不小,尤其赶上什么庙会的话素斋销量暴增。

他们目前的客户都是这样老带新介绍来的,根本没用自己费劲推广。

这时候熟人经济更好用。

沈宁将这些信息都分门别类记下来,“里正伯放心,我会根据客户情况增加生产。”

W?a?n?g?阯?F?a?b?u?Y?e?ī??????ω?€?n?????????????????ò??

看来现有人手又不够了,她得再从村里找几个勤快干净不多嘴多舌的妇女。

另外天冷起来,也不能在外面做活儿,得搬到屋里来。

谭家那三间屋子正合用。

她得再去跟人家说说,给租金也行。

另外也要裴长青给那边屋里盘上锅灶和火炕,这样冬天才能取暖。

高里正:“阿宁,这些都要的,你只管安排。我把这一次拿到的货款都放你这里,需要添置什么你只管花。”

最初投入的资金都是他出的,后来货款一笔笔回来,再投入就是这些钱。

隔两次,他和沈宁也能分一笔。

他又解释张氏和三婶儿为什么没回来。

他们前儿去的县城,昨儿张氏和三婶儿带着卤素鸡以及腐乳、腌白菜等试吃样品又跑了另外一家青楼。

她们在青楼泡了一天,不但拿下了这家青楼的订单,还从一个姑娘的恩客那里谈下邱家酒坊的单子。

另外她通过一位叫云香的姑娘认识了县城绣坊的少东家。

今儿要跟人家谈生意,她们就没回来。

张氏打算在县城多呆阵子,多开发一些客户。

“你这个堂嫂是真能耐,以前没看出来。”

以前没看出来裴二郎和阿宁这么能耐,也没看出来张氏那么能耐。

沈宁笑道:“我大嫂很厉害的,小时候就立志要当挑货娘。”

高里正好奇道:“阿宁,张氏说你给她和三婶儿做了培训,她才那么厉害的,你到底给她们培训?什么了”

他也想培训培训。

沈宁笑道:“也没做什么培训,纯粹是我大嫂有这个销售天赋。”

之前她给大嫂、三婶儿、四婶儿几个都做过培训,四婶儿毫无感觉,三婶儿听得云里雾里,只有张氏听进去了,还灵感迸发,好像受到了洗礼一样,不断跟她请教问题,发散思路。

她最初去县里只能通过靳老板接触暖香楼,但是青楼就不能带来生意吗?

县城不是还有另外一家添香楼吗?

人家都有素鸡吃,你家能没有呀?

保不齐人家为了素鸡都去那家不来你家呢?

人家楼里的姐儿都有素鸡吃,你家没有能行吗?

姐儿不得闹情绪啊?

再者青楼里那么多姐儿,得认识多少金主儿?

来青楼消费的能有穷人吗?

除了个别穷酸文人,大部分都是富家老爷和子弟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