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3(1 / 2)

加入书签

意。

天冷,酒楼的暖锅子、砂锅、炖菜就比较受欢迎,而凉菜、小炒什么的就相对减少。

不过腐乳、腌白菜、腌萝卜这种小菜消耗量却增大,因为吃暖锅子也热,配点爽口小菜很有必要。

今儿酒楼推出新锅底配油炸面,回馈老客户,一桌每人送一个麻酱鸡蛋。

上一次推的新菜是肉签子、福袋、烤豆腐卷,大上次是红烧素鸡、油焖素鸡、素烧鹅、油豆腐,今儿怎么就推个锅底和炸面?

还有麻酱鸡蛋是什么?

没听过啊!

那必须来看看。

八方来财酒楼的客户粘性还是不错的,靳老板会做人。

每个来三次以上的客人他都能记住模样、职业、怎么称呼,见面就能聊上两句,来五六次就会送个菜。

每个订雅间的贵宾他都亲自招待,恭维得对方舒舒服服,还会送好吃的小菜、点心什么的。

虽然并不会给便宜,但是这个服务让人舒坦,毕竟大部分来酒楼吃饭的客人都是不差钱儿的。

差钱的,偶尔请一次客的也不会来第三次。

所以虽然麦掌柜花样儿多,开发的新菜式多,还能弄来新奇菜肴,坐住了成阳第一大酒楼的名头,但是八方来财的客人也不少。

因为掌柜的身份和老板有天然差距,麦掌柜只能在菜和服务上下功夫,不能给客人心理上、身份和面子上的暗爽。

杨老板很少会这么服务顾客,只有那些关系不错的诸如邱文举等人来,他才会亲自作陪招呼一下。

当然杨老板理由也多,说自己酒楼多,忙,没空这么招待,要是就一家酒楼饭馆子,天天蹲在酒楼里,别说来三五次的客人,就算来只狗他也会亲自招待。

实际麦掌柜的意思你不来的时候无所谓,那你来酒楼的时候你和客人互动一下,那不也挺好?

那人家杨老板不的,人家要会友,还得去青楼瞅瞅新姑娘旧姑娘的呢。

所以麦掌柜带不动,只能眼瞅着八方来财今日上新菜,自己却没辙儿。

因为靳老板说了,他酒楼先上之后才会放开卖给同行。

为了知己知彼,麦掌柜特意让二掌柜看着店,招待顾客,他去八方来财做客了。

见面两人那叫一个客气、亲热,靳老板挽着他的手臂,亲切地聊沈老板、红席,“麦掌柜,你以后可要常来啊,咱多交流,对了,高里正和康老板都来了,一会儿裴二郎也来呢。”

麦掌柜也很真诚,“之前你们炒这个福气锅底料我就闻到香气了,那满大街的香味儿,都够咱们直接下饭了。”

旁边听见的客人也笑起来,“可不呢?我们家就在酒楼后面,那叫一个遭罪啊,馋得炖上一锅肉,还是不解馋,不是那个味儿。”

另外一个铺子掌柜笑道:“我们铺子就在酒楼旁边,可想而知。我一个劲儿问靳老板什么时候上新菜呢。”

靳老板将麦掌柜送入席,又挨桌打招呼。

今儿上新菜,很多人都是他特意邀请来的,像陈老爷、陈大爷、陈二爷,宋老爷、宋大爷等等城内富户,当然老朋友曹二爷、霍三少、戏楼茶楼老板什么的也不能落下,有空的肯定都来,没空的也不强求,以后有的是机会。

裴长青今儿收工晚点儿,主要是白天也开始冷了,为了赶工期傍晚就得加加班儿。

那些木匠甚至做到二更天。

县衙里的庙宇很多都是抬梁式屋架,这种特点就是室内没有山墙,都是立柱、层层梁架。

若是有损坏就得木工,尤其大木工。

他都想念王大了。

崔书吏、谢炜和秦书吏几个都住在县衙吏舍,下衙除了看书、出去会友喝喝小酒儿也没事儿,所以宁愿跟着他加班儿。

这阵子他们发现跟着裴二郎能学到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