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73(2 / 2)

加入书签

张公公对高里正非常和气,亲切地交谈几句,然后去参观村里。

高里正在前面领路,裴长青和沈宁以及孩子们陪着三人往村里去。

三人很快就发现豆腐村的与众不同了。

冬天早春的还没开始春耕,村民不忙,街上一般都是侃大山的男人。

这村不一样,除了特别老和特别小的,街上看不到闲玩儿的男人和半大孩子。

张公公问了问。

高里正笑道:“都在家做活儿呢,有做豆制品的,有练习编活儿的,还有练习缝补的、纳鞋底的、纺线织布的。甭管干啥,只要做得不错,豆腐娘子都能帮着卖出去。冬天那会儿,有些孩子还去撸草珠子换钱呢,摘野花椒、野茱萸也能换钱,俺们都收。”

两位知县听得感兴趣,忍不住详细问了问,很受启发,想和裴二郎夫妻好好聊聊。

知县的本职工作就是劝课农桑,可瞅着人家裴二郎和豆腐娘子做得比他们还强呢。

张公公听得心花怒放,有一种自己看好的人果然十分优秀,还被众人夸赞的自豪感。

回去可得跟陛下好好说说。

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太快。

尽管张公公想多待两天,可时间不等人,尤其他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多耽搁一天就多一天的风险

皇帝身边儿可不止他一个太监呢!

那个乐公公跟他明争暗斗的,他这一趟出来是受皇帝信任,但也容易被人钻空子不是?

不过他们还是留下吃了晚饭,多聊一会儿。

张公公尽可能多和沈宁裴长青聊天,多和俩孩子互动,好回去跟陛下汇报。

二更天张公公跟他们辞别。

临走时他告诉水嬷嬷和宫嬷嬷可以回宫了,晚上好好告个别,明儿去镇上会合。

两位嬷嬷本身就会厨艺,只是来监督小太监的而已,也是走个过场,回去就可以组建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御膳房。

当然也不需要她俩上灶,直接抽调尚膳监的太监就行。

两位嬷嬷虽然不舍,却也爽快领命。

只要皇帝有需要,她们自然愿意效力。

四个小太监也同回。

既然已经亮明身份,再留下也没必要,会让裴长青一家有压力的。

而陛下已经表彰过,还赐下御笔,也没哪个不开眼的敢来作坊捣乱。

王永和冯彬很高兴,卢锦和张顺高兴之余也生出一些失落。

才来这些日子,竟然就生出了不舍。

明明这里吃的一般,住的一般,每天不是干活儿就是做饭,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一点不舍。

两位嬷嬷和四个小太监的身份正式曝光。

沈宁和裴长青早就猜到,也没惊讶,当即给几人行礼表示招待不周,还请嬷嬷和小公公们多包涵,“小民何德何能,让两位嬷嬷和四位公公帮衬,实在是僭越。”

水嬷嬷和宫嬷嬷赶紧制止他俩。

水嬷嬷道:“陛下听闻萧先生说了二位的事迹,非常欣赏,特意差遣奴婢们前来学习,为免吓着大家伙儿,所以隐瞒身份,还请诸位原谅。”

她们俩要走,裴母最舍不得,当即红了眼圈,拉着她俩,“以后有机会再来呀。”

两人满口答应,“大妹子以后跟着二郎阿宁去京城,咱再聚。”

张公公:“裴二郎、沈娘子,陛下准许你们常写信,多聊聊如何养孩子以及乡间故事,陛下爱看。”

为了不给裴家压力皇帝把人都撤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