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8(1 / 2)
一步步的竟然就成了皇帝眼中的红人儿,着实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这在他看来是不可能的事儿,毕竟这夫妻俩不认识皇帝,也不是善于钻营之辈,顶多认识个萧先生。
即便萧先生举荐,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只能说明他俩有大本事!
他寻思交好裴二郎夫妻俩,自己是不是也能在晚年再升一升?
所以他特意跑这一趟,交代曾知县务必将这件事办好。
至于育种司培育玉米种子还是其他什么,他其实并没有多少感觉。
种地是平头百姓的事儿,他读书科举为的是做官,而不是种地。
农民种小麦还是玉米,他觉得都没什么差别的。
府衙出钱,成阳县办差,曾知县自然乐意。
他和刘知府想法不尽相同,他非常看重玉米试验田,若是玉米产量超过谷子小麦,那老百姓多种玉米自然更好。
而朝廷愿意把育种司放在成阳县,这是他的福气,也是成阳县百姓的福气。
他预感这个育种司会给成阳县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很期待!
第157章 农书 指导学问
刘知府虽然住不惯乡下粗陋的房屋,可他为了交好裴长青却还是决定在此逗留两日,仔细观察一番这夫妻俩。
沈宁和裴长青招待贵客也有经验了,伺候过太后的嬷嬷都能跟他们睡一炕,皇帝跟前的公公也能在炕上休息,其他人也没什么……怕怠慢的?
裴父裴母把他们的房间腾出来给刘知府住,他们俩去苏婆子那边儿对付一下。
孩子们就跟着沈宁裴长青一炕。
至于知府大人的随从那就打地铺或者唐钜那边对付一下。
嗯,知府大人留宿,知县大人也要陪同。
这些人好办,连同詹通判等人都去村里投宿。
詹通判和曾知县就住到高里正家去,他家屋子多,一个官儿住上一个单间儿。
其他书吏、随从、差役等就在村民家投宿,诸如裴大伯、三叔、荷花嫂子家。
正经官儿都是守规矩的,断然不会占老百姓便宜,投宿会给食宿钱。
这也能让村民们练习一下招待客人,见见世面,以后也好招待更多。
不是裴长青和沈宁说大话,育种司能说明皇帝是个干实事的,只要他们做出成绩,以后豆腐村就会越来越热闹。
沈宁之前想开客栈的计划估计都能提上日程,盖一座村招待所还是挺有必要的。
到时候可以让村民们共同出资,盖好以后安排村里伶俐勤快、手脚干净的人在里面服务,赚了钱村里人按股份分红即可。
沈宁如今在村里有地位有声望,她又熟悉各家情况,干脆利索地一通安排,给众人安排得妥妥当当。
只是这么一大群人不去镇上客栈住,客栈老板估计要懊恼,不但做不成生意,还失去一个巴结大人们的机会呢。
要知道每次大人们出行,下榻就是别人趁虚而入的最好机会。
沈宁也只是心里暗暗腹诽一下,既然刘知府非要住她家,那就住吧。
谭秀悄悄找过来,问沈宁晚饭如何安排,她留下给打下手,晚上也不回镇上,直接带着闺女在四婶家借宿一宿。
高里正也抓了鸡鸭送来,还送来一篓子鸡蛋,又问要不要杀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