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6(1 / 2)

加入书签

,他们不来打扰,等她忙完大家聚餐。

沈宁都一一谢了。

高进禄望着满桌子的早点,什么小笼包、蒸饺、水煎包、油饼、油条、豆浆、皮蛋瘦肉粥、炸鱼排、炸鸡柳等等,这可比他家吃的好多了。

他忍不住惊叹连连,喃喃道:“这也……太丰盛了。”

平时他娘可没少嘟囔,说裴家跟着他家沾光,以前饭都吃不饱,现在也摆活起来了。

只要奶听见这话就要斥她,还会跟他讲裴二郎和沈老板如何如何厉害,阿年如何聪明,让他多交好,莫要犯傻。

他不懂那些大道理,但是看知县老爷都对裴二郎和沈老板那么尊重,他就知道阿年爹娘非常厉害,起码不是他爹娘能比的。

他娘就是嫉妒人家。

他虽然在家不干啥活儿,跟着阿年就跟二蛋看齐,抢着干力所能及的活儿,这会儿也摆碗筷,勤快得很。

二蛋没什么反应,石榴倒是急了,抢着表现,生怕落后被沈宁嫌弃。

沈宁看在眼里。

吃过饭沈宁带二蛋和石榴坐骡车跟着陆裕去县衙,裴长青带着阿年和高进禄去县学。

沈宁几个到县衙的时候曾知县已经在办公了。

知县工作很杂,工作时间弹性很大,端看敬业与否了。 网?阯?f?a?B?u?y?e?ⅰ????u???ε?n????????????????ò?м

不负责的县令是不管县内杂务的,他只管奉承上官,吃喝玩乐,曾知县显然是负责的。

春耕春种、麦收夏种、秋收秋种、夏税秋粮、县内征发徭役修路修水渠、教化百姓、体察民情处理案子等,都是他的工作。

冬天主要是征徭役修修补补,有主簿带着一干书吏差役负责,倒不用知县亲自监督。

是以冬天县令也略清闲一些。

见到沈宁过来曾知县亲切地关心一下用过早饭没,对铺子满意否,寒暄几句就让师爷拿出准备好的契书。

曾知县的说辞果然和陆裕一样,有文契和他的解释为证,让她不必多虑。

沈宁推让一番便道谢,亲自看了文契,没有任何问题便签字画押。

之后又聊了一些关于铺子的打算。

沈宁也没藏着掖着,就把自己的规划讲给曾知县几人听。

昨夜她和裴长青看过铺子以后就有了初步规划。

她不想零售现有产品,也不想抢别人生意,像绸缎布庄、点心铺子、酒庄、酱菜、饭馆等,县城已经饱和,她即便有信心可以竞争过人家也没有必要。

开竞品肯定会得罪人,以她现在皇商的条件,有些欺负人。

最好摆市面上没有的产品。

裴长青和她想法一致,倾向于做奢侈品生意。

高档糖果,高档洋货等。

顾千里、蔺承君要做海外生意,让他们帮忙选一些洋货运过来,以后再介绍几个可靠的番商。

沈宁还想把新开发的高档针织品摆过来,除了棉线、丝线编织的,再进一些羊毛,做羊毛制品。

她还想研究一些洗护用品,精油、花露、香皂、面脂、洗发膏、冻疮膏什么的。

不过这些得慢慢研制,手上没有现成的,她就没跟曾知县说,等做出来再说也不迟。

两位师爷听得都很是惊讶。

他俩跟着曾知县也算走南闯北了,说实在的,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有想法的女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