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 2)
——”刚背了的李寻欢又要说些什么,赵霁比他先一步开口:“朕金口玉言,你敢抗旨,就是不忠!朕还可以格外和李尚书去交流交流感情,让你把不孝的帽子一起戴上。”
赵霁口中的李尚书自然就是李寻欢他爹。
赵霁刚一登基就熟练背诵了全开封所有从三品以上官员。有点奇怪的是,他当时心里对这位李尚书印象并不深刻,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是发现了李寻欢之后才注意到这位李尚书的。
留意到这点之后,赵霁更是发现,这位李尚书居尚书已经很多年了,按理说官职不低。可李寻欢昨天却根本没有认出来曾经是端王的赵霁。如果说李尚书之子或许可能从来没见过端王。但是风流李探花却不太可能没见过经常夜宿花楼,有名的浪里浪小端王。
这个轻微的疑问一直都在赵霁的脑海中。并由这个疑问推理出了数种可能。只不过这些可能暂时都没有事实依据,所以只能暂且按下不表。
从新把注意力放回李寻欢这里,不忠不孝两个帽子一下子扣下来,给他李寻欢八百个胆子都不敢抗旨。龙啸云救过李寻欢一命,可以性命相交命的大哥求他跟表妹求婚。这让他一度陷入了纠结之中。
如今,困扰他许久的情和义难以两全的纠结在赐婚的圣旨面前烟消云散。
赵霁安排好后,再掐指一算,今天出国丧,于是语气中带着欢快地让人找纸笔来,当场用自开始写字后就一直练习呢左手,亲手拟旨。
很耐心地工工整整给拟好了旨,甚至墨还没干,就让小太监小跑着去李府和李园,一路敲锣打鼓宣读圣旨去了。
这圣旨一下,第一批知道的人都是一惊。因为这婚赐地不止无厘头,还非常神奇。
林诗音只不过是一介白身,退一万步讲,报个好歹能讲出来的名头,还是江湖人给的名号。但江湖人在庙堂中人眼里就是个草莽。全开封的贵族没有人会自降身份把‘草莽’看在眼里。
另一个主角李寻欢虽然是官身,可却也只是区区从五品。
这样两个人,是如何得了圣上青眼,得圣上赐婚的呢?而且还不是那种口头上的赐婚指婚,而是直接拟旨写诏书赐婚。这无论是对于李寻欢还是林诗音甚至是李家,都是极大的抬举了。
老李家一家受宠若惊。
向太后和几个朝廷重臣开始还觉得其中有蹊跷,但在听闻林诗音是传说中江湖第一美人之后,寻思了寻思赵霁以前的德行,竟也觉得陛下这个做法一下就解释的通了。 w?a?n?g?址?发?B?u?y?e?i?f?ü?????n?2???2????????ò??
‘看人家小娘子美,就不顾身份给赐婚。’真的是非常符合他放浪不羁艺术家的人设。
在皆大欢喜的背景下,赵霁依旧幸运值满点地捂住了自己的小马甲,是人设还没崩的开心一天呢!
全开封城一片欢腾。
毕竟这可是自哲宗皇帝薨逝,出了国丧之后,陛下拟的第一份赐婚的圣旨。如此荣宠,李探花简直可以称得上独一无二。风头一时无两。
只不过这圣旨一下,也不是全都欢乐的。
暂时借住在李园的龙啸天失手摔了屋里博古架的玛瑙摆件,一整日都闭门不出。
万花楼花魁林仙儿手抖得更厉害了些,砸碎了一屋子的名贵瓷器。
第12章
赵霁当着爱豆的脑缠粉儿,却不由自主地操起了老母亲的心。毕竟是自己亲自在线追的二次元纸片人,跪着也要追下去。
李寻欢这人,高洁品性是真的,奉献精神是真的,确实侠义本心是真的。
不同时代不同视角对于对于李寻欢都有截然不同的解读。
放在忠孝节义为先的古代来看,李寻欢的君子之称当之无愧。在任何两难境地,他毫不犹豫就会选择牺牲自我就是最典型的举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