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6(2 / 2)
现金多的企业可以趁火打劫,低价吞下高估资产,用一种近乎冷酷的方式掏空泡沫,把剩下的骨架变成了可以再生的金矿。
极光资本当然也没放过这样的机会。
收购了几家小型对冲基金和一家金融科技企业。
最大一笔是用45个亿收购了维兰德共同基金。这家基金因为开发了大量挂钩纳斯达克的指数产品,在科技泡沫破裂中首当其冲,资产净值蒸发近七成,濒临清盘之际被海莉从汪洋大海里找到,随后捞了上来。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1年的共同基金,维兰德曾是第一批将指数化理念引入大众市场的先锋机构,早期主打成长科技股和互联网赛道,一度成为纳斯达克牛市的代名词。也是这家机构,推出了美国最早的ETF产品。
这在市场上堪称先锋,但由于产品结构粗糙、跟踪误差大,这种产品并没有被大众认可。
ETF(Exchange-Traded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逻辑是拿一篮子股票,譬如纳斯达克100,把它们封装进一个基金里,让投资者像买股票一样随时买卖,而不像传统基金那样每天只按收盘净值赎回一次,费用也低得多。
相比于海莉为挪威主权基金开发的那种精挑细选后的产品,维兰德基金开发的ETF要笨拙许多。
尽管如此,维兰德共同基金仍然是全美最早一批注册成功,拥有完整的ETF运作牌照和技术框架,外加一支经验丰富的被动投资团队的公募基金。对此刻还没有任何公募业务的极光资本来说,这是切入指数基金市场的最佳跳板。
基金资产总量大概在800亿左右,被收购后,极光资本完成了自成立以来最重大的一次结构重组,资金管理规模突破4000亿美金,超过了华尔街七大投行中的联合信诚、巴克维尔及所罗门资本。办公室也搬迁到哈德逊河边的一栋写字楼中,同Gordon&Stein仅一条绿径之隔。
整个公司也被重新划分为四大核心业务板块。
主动管理投资部
执行对冲基金策略,包括海莉本人的宏观量化、多因子套利、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等,由弗罗拉.卡特和伽玛索耶共同负责。主要面向主权基金、大学捐赠基金、超高净值客户以及机构客户,采用定制化策略。
被动与指数基金部
由收购整合而来的维兰德共同基金转型设立,聚焦于ETF及指数基金的开发、运营与市场推广,涵盖全市场被动产品的设计与规模化投放。原维兰德CEO史蒂芬艾迪继续出任部门负责人
机构顾问与解决方案部
服务对象涵盖各国政府、央行、大型保险集团、家族办公室、财团及全球主权资金,提供全面的资产配置建议、风险控制方案及组合优化模型。由已跻身华尔街明星经理人行列的杰奎琳菲尔普斯出任掌舵人,是极光公认最具影响力的部门。
技术与风险管理部
整合极光自研的AuroraTech风险控制系统与算法交易平台,包括量化模型、交易执行系统及风控工具,并对外提供模块化风控解决方案。该部门由伽玛索耶兼任CTO与量化主管(HeadofQuant),是极光技术壁垒和系统稳定性的中枢核心。
从永恒对冲基金时期就一直追随海莉的元老珀金.阿诺德和谢利.贝克分别担任首席财务官(CFO)和首席运营官(COO),老将吉本.哈里斯担任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在平淡了四十多年后,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事业巅峰。
来自花旗集团的犹太人高层以撒莱博维茨,担任全球国际业务负责人。
女助理乔伊辛格升任全球合伙人办公室联合负责人、CEO助理,兼任对CEO的战略顾问。
设立三大区域总部,分别为纽约(全球总部)、伦敦(欧洲、中东与非洲总部)与香港(亚太总部)。
调任日本女高管结香之香港担任亚太总部负责人,前维兰德共同基金副总裁哈罗德萨缪尔斯担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