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6(2 / 2)

加入书签

“你个混小子!还要人写戏本啊,你不还有那个,那个马千吗?”

霍彦给了他一脚。

“老头子,人叫司马迁,你别一口一个马千,没有他你现在还出不来小黑屋呢。”

东方朔啧了一声,他很看不惯霍彦护着司马迁。

同样都写戏本子,他就白干,司马迁不仅有分红还有霍彦送的吃食衣物甚至还因着这小子附庸风雅,霍彦有贵重的笔墨纸砚都不忘给他捎一份,而霍彦时常忘记自己。

他越老越爱吃醋。

上次的宣金纸,要不是他和司马相如写信要,估计都不能落到他手上。

他越想越气,嘟嘟囔囔的,“我在陛下身边闲着呢,平时也不见你讨要。”

霍彦把他拽到酒坊前,沽了二两酒,当堂给他斟满。

“不怕耽误你老研究科学嘛,来,我赔罪,请你喝全长安的酒。”

东方朔自然知道现在酒坊大多倒闭的事,一听他这路数就知道是他干的,回想刘彻的态度,也不推诿,只坐在凳上,饮了一口,而后皱眉。

“这家不成,酿的手法就不对。”

霍彦起身,带他去地图标注的下一家。

他美其名曰带东方朔喝酒,又把酒喂给东方朔喝。

东方朔老酒鬼,他那舌头一抿,只要脸色稍好的,霍彦就给个竹牌子,邀他们去自己研究新酒的酒厂上班,真真的boss直聘。

连喝五天,霍彦已经大致掌握了民间酿酒作坊数量,各郡县年谷物产量与酿酒消耗比例和以及背后的豪强大族,他带着弹幕关小黑屋,大笔一挥,在素云笺上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赫赫然是一篇《酒榷六策》。

今大汉正值中兴之际,榷酒之策,关乎国之财用,民之乐安,不可不察也。微臣有策,呈于君前。

臣已改良酒酿造之法,所酿白酒之香,醇厚悠长,况其酿造不需粟米,只需高粱等谷物。臣期陛下鼓励百姓于耕地之外,栽种高粱等适宜酿造白酒之谷物。高粱耐旱耐瘠,不与主粮争地,且产量可观,是酿酒之佳品。为解百姓后顾之忧,可由中央统一收取,作价以粟米价之半。

立三符,明生产、销售、运输之规,保流通有序,税赋无误。其三符,“酿符”为酿酒许可,“售符”为销售许可,“运符”为运输许可,三证分立,且均需中央严核,以保酒之生产、销售、运输各环节合规。

行酒政官营,既保国库充盈,又促地方繁庶。陛下宜于中央设直属大司农之“酒丞”,酒税制定,总揽全国酒事。地方则设“榷酤官”,负责将负责酒水酿造分发,酒税征收。

行统一酒税,酒税由地方榷酤官进行上报,分酒品高下而征。

施四眼监察,防仓廪之蠹,粮仓出库、酒税入库,必有仓啬夫、榷酤官、御史、兵卒四方共签确认,相关账册同步抄送中央与地方。

行酒马互市,以官酒易良马,且施小计,弱敌强己,卫边疆之宁。于大汉边境与行酒马互市,以官酒换其良马。

霍彦洋洋洒洒写完六策,轻轻呼出一口气。

“还有要补充的吗?”

[没了。]

[霍小状元!]

霍彦挺胸脯,从鼻孔发出哼声,很明显夸得他很喜欢。

[还有捧一下彻子。]

[对,夸一下他。]

[人情世故。]

……

人情世故,霍彦很懂,他又加了一页纸,顶头写了个格式臣斡官长霍彦,诚惶诚恐,顿首再拜,上言陛下。

然后刚才下笔有神的霍小状元卡壳了。

下面写啥?夸他姨父啥?

良久,他没写一个字,墨汁滴落,染黑了一大块。

就夸不出来一点。

他那双杏眼睁得老大,就是空洞得很,又是几百个呼吸间,弹幕替他作了弊。

[论文水字数,写一个致谢都不会吗?]

[算了,宝宝也累了,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