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2 / 2)

加入书签

“念。”

“是。”刀笔太监心一横,咬牙念完两封商议废太子去留的行台文书,死活不敢再念。

傅润喉咙里发出两声短促的笑,扶杖起身,面颊雪白,朱唇失色,“还有旁的折子么?”

“……没了。”一共七十六封,几乎是一样的说辞。像是事先商量好的。

最可笑的是,河洛水患未息,地方知府县令竟也洋洋洒洒上书恳劝,于百姓民生不置一词。

从锡城放出一个不忠不孝不悌不友的废太子,多少夹着尾巴装老实的太子党上钩!

傅润刚吃过药,目疲神倦,药性压制心头血,难以动怒,强咽下干热痛苦的喘/息挣扎着坐到案前,伏趴在软枕上冷声命刘福拿玉玺来,自提笔蘸取朱墨在陶先的折子上痛批道:

[狗屁不通!逆臣贼子!诛心之言,按罪当斩!]

他的字向来写得极稳重庄肃,哪怕在病中,也很要强,批完三四封,手腕已肿得老高。

刘福跪在旁边为他翻折子,吓得大气不敢出,只朝门外还要送新折子来的太监使了个眼色。

傅润心如明镜,淡淡地笑道:

“呵,好奴婢,胆子是愈发大了,敢做孤的主意。”

“陛、陛下!奴婢不敢呀!”刘福哭丧着脸,“陛下您明日再批罢。都是些省路府县的折子。”

傅润如坐海船,魂魄摇晃飘忽,不知所在,摇头骂道:

“正是毫无瓜葛的省路府县的官一齐上书才教人发憷!拿过来。孤要看看这些吃朝廷俸禄的混账,到底是为一个反贼动了石头心肠,还是早就看不惯孤,想联手造孤的反!拿过来!”

夜色茫茫,宝庆殿灯火通明。

宫娥和小太监在廊下点灯,手挨着手一盏盏送进去,殿内万盏红烛随风摇曳,热浪蒸腾。

傅润手腕腕骨如血玉,批到最后,只写一个杀气森森的“斩”字,再画一圆满可怖的朱圈。

眼疾一夜之间急转而下。

到天明时分,从沦为阶下囚的噩梦中惊醒,他完全看不清东西了。

灿烂无暇的朝日照进傅润无神的眼睛,一切雾蒙蒙如山峦、似鬼魅。

他愣怔着揩拭干涩的眼角,口齿发涩,想喊人进来伺候时忽然发现床边有一黑影。

傅润不动声色地摸索藏在枕头下的匕首,倏地朝黑影砍去,而那影子立刻握住他的手腕——

“嘶!好疼!”

傅润见黑影竟呆住了,尚且无碍的左手发了狠劲,截空接过被打掉的匕首再次扎向刺客。

黑影幽幽叹气,只用冰凉的手指在傅润的眉心穴位点了一下,将高热中的美人推倒在床榻。

傅润这一倒,再无气力精神自卫,眼睁睁看着黑影离自己越来越近,心慌如擂鼓,百般焦急。

手腕疼极了,御医开的药方又有嗜睡安神的效用。

他努力睁大眼睛,奈何双眸发饧,不甘地昏过去前依稀闻见竹子清冽苦涩的气味。

--------------------

陛下:禁宫的侍卫都是five。古装电视剧里把各地囚犯送到京城“菜市口”斩首是有历史依据的,比如元代,各地的罪犯由皇帝本人判决是否处以死刑。不过这种本出于重视人命才调整的古代法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地方有不少“阳奉阴违”“公报私仇”的现象,造成不少冤案错案。平民百姓在古代的生活水深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