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1 / 2)

加入书签

了。去吧。那位是你的方嬷嬷。”

高鲸黑了脸,提起石榴色缀满珍珠的裙摆,同手同脚走向长乐宫。

……

正安四年正月,后赵氏急病不起,帝心忧难寐,再罢选妃诏。

相(李)季臣、将军(赵)坼、次辅(陶)先等辅政大臣数谏阻,都不听。

同月,太傅(江)修夔上书请废明经科,又请禁皇室、官吏子弟涉海行商买宝诸事。

朝野震惊,内外争论,太学生于禁宫扬天阙外伏拜请愿诛杀太傅。

经数日,修夔以纵仆夺田等罪罢职还江西,行至津埠,帝大赦,改迁陇西。

……

二月二,龙抬头,京都下了一场豪雨。

傅润想起被贬到陇西去的江修夔,很不痛快。

还是没能救下来。

他懒洋洋靠在绒裘椅上,单手撑额闭目养神,“唔、方才说到哪了?”

天书阁许翰林翻动巴掌宽、一臂长的书册,斟酌措辞道:

“五百卷《通世元典》并十卷《简目》,数字只是粗略估算了一回;如今按长治年间手稿核查内府藏书情形,广谕百姓献书,诏文人修纂提要,若得陛下恩佑,四年内或可付梓。”

傅润嗯了一声,“修书是有功于子孙的事,只是去年打了两场仗,倒没什么银子拨给你。且……将那《简目》先理出来,年内拿与孤瞧瞧。”

要想收买天下文人的心,猛攻此事再好不过。

可惜还是迟了。

江修夔提议罢明经科其实是傅润授意的,当时约有七分成算。

可他万万没想到老先生“贪心”得很,不知听了谁的挑唆,也学那宋人王介甫罗列数百条时弊,从选官、纳税、漕运到边疆马政,把能惹的、不能惹的势力收拾了个遍。

这下,不仅是李党、不单是不能成事的勋贵,恐怕除了傅润,谁都要在他的命上踩几脚。

想至此,傅润丰俊矜贵的眉宇间平添两分愁绪。

他在京都能用的人本就不多,又被拆了一只胳膊,血淋淋的,暂时动不得李季臣了。

寂静无语间,但见侧殿的刀笔太监趋步入殿,跪呈誊写好的黄绸圣旨。

许翰林双手接过圣旨,心想总算了却父亲一桩未竟的事业,高兴地朝傅润多叩首了三次。

唔……像许翰林这样的文臣,虽不通经济,倒有一颗赤子之心。

留在朝廷里做清流、正风气,也算是好事。

傅润不禁失笑,“孤知道了,卿回去罢,孤当皇子时有些罕见的孤本,改日许你刻印。”

许翰林愣愣地点头,临时想说些好听的奉承话,想想还是作罢,退下时两颊浮现红晕。

“陛下。”周总管捧着一沓江浙行省的折子进来。

傅润起身抻腰,随意挑出夹有中枢朱文签条的一本,一目十行读罢,眸光微动。

今年是他即位的第四年。

说起来,除了登基初浩浩荡荡到山东祭鬼府(泰山),他鲜少巡幸地方。

江浙行省设有南行台,民间常言“江南小朝廷”,是诸行省里最富庶的,也是最要紧的省份。

[伏惟陛下恤悯……]

石斌、黄剑泉、何自愚,三人俱是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在折子里联名请傅润巡幸江南。

前两年也各有一封这样的折子,言辞相差无几,只不过……

今年较之早了整整五个月。

哼,看来是嗅到一些风声,急着表忠心想糊弄他。

一帮蠹虫!其心可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