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1 / 2)
的。”
李少臣眉头紧皱,暗叫不好。
去年夏天开始,福建地方一直有人在查他,他的人次次无功而返,不能杀了人不说,还漏出许多对李家不利的秘密,教对方搜集罪证“满载而归”。难道四哥想弃车保帅——李、季、臣!
……
李相皱了皱鼻子,低声管宫娥要棉帕,眼看来不及,别过脸打了个极其响亮的喷嚏。
他浑浊的两眼生生逼出一片泪花,因觉得这样不雅,有些不悦,重复道:
“请陛下收回成命。”
陶先等大臣则像是生来就没有主见的废物,只会齐声附和,颠来倒去讲孔孟人伦。
傅润听得烦躁,扔下拆了大半的西洋钟,起身在宝庆殿数根盘龙内柱之间踱步,“庶人瑛不知逃到西南哪个深山老林里,抓他还需费些时日——太祖不许傅氏子弟手足相残,却未曾说过逆臣贼子的命也要烧炷香供起来!傅瑛已是活着的死人,孤要杀他儿子,有何不可?!”
傅瑛从前是太子,由于文宗和徐皇后都偏爱他,成婚很早,与太子妃育有两子。
长子虚九岁,次子诚虚七岁,同皇九子琊一道被圈禁在京郊圆通塔。
李季臣心道算算时辰五弟该到京都了,目视前方虚拜两次,“臣妄言之,以为陛下近来似有一意孤行的架势:重用小吏,如那沈照磨;提拔酷吏,如元侍卫……呵呵,恕臣不敢苟同。”
他两眼浮肿,眼下层层皱纹堆叠,径直看向傅润时,闪过一点阴狠的光亮,旋即归于黯淡。
陶先等人继续附和。
他们倒不是真在乎太子一脉的存亡,而是拿此事逼迫皇帝收回昨日下发各行省的圣旨——
允许所有无罪的商户子弟参加科考,而且严令地方学官审阅试卷时不得偏重民籍的学子。
商人有钱,有钱能买书、雇先生、建学堂……长此以往,浙商、徽商要把世家踩在脚底了!
他们几世几代积累方在朝堂挣得一席之地,岂能让下九流的人家白白占去位置。
w?a?n?g?址?f?a?B?u?页?ī???ū?????n??????????5????????M
傅润还是不肯松口。假若放过傅瑛的儿子……可他拜赵彗之所赐,眼看是无后嗣了……不行。
必须杀了。
否则多心如他,绝不能安寝。
两边僵持不下。
周总管从侧殿跑进来,站在门槛处朝傅润微不可见地点头。
傅润啧了一声,命太监上茶,自己走到后殿歇息,淡淡地问:“怎么了?”
周总管:“李大人在勤文殿候着陛下,谁想太后娘娘带徐家的女孩儿来送吃的,两边碰着了。”
傅润看向老神在在站在殿内吃茶用点心的李季臣,产生了一个荒谬的猜测。
他怀疑当年宫宴撞见出恭的徐氏的外臣另有其人。
--------------------
忘了说,这是正文的最后一卷。
第七十七章 踟蹰
皇贵妃一次次有孕、又一次次流产,乃至最终生下死胎血崩而亡,是文宗的错。
这不是秘密。但凡在禁宫时日待得多些,谁不知皇帝皆是多情、无情、绝情之人。
是,文宗多多少少“喜欢”姚妃,数十位妃嫔,唯独赏她最华贵的服饰,许她最长久的君恩。
但宠幸归宠幸——为太子瑛将来能够平稳即位考虑,文宗不愿与“爱妃”再有一个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