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1 / 2)
余的十万将士押送粮草,与大军汇合。蛮族整整三十万大军扣关,玉门关外马蹄声踏踏,带着滚滚烟尘自远方席卷而来。
玉门关那厚重结实的大门早已紧紧关闭,关内也已经戒严,百姓四处逃散,将士们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同蛮族拼杀。
高高的城楼上,玉门关守将沈魏沈老将军同副将吴海,幕僚李晋注视着远方来犯的蛮族,看着来势汹汹的三十万蛮族大军,李晋担忧的抚着胡须道:“将军,据探子来报,今年冬天草原上牛羊死伤无数,如今急缺粮食,看蛮族的意图,此次进犯怕是不能轻易退去了,请您早做打算。”
副将吴海却不这么认为,“先生就是太过胆小,我吴海在这玉门关呆了也有十来年了,期间蛮族多次来犯,尽皆被逼退。玉门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只要我们坚守关内,凭借着有利的地势,区区蛮族自然不攻而退。”
见着吴海这幅浑然不在意的态度,李晋也未曾与他争论,只是面色严肃的看向沈老将军,抬手作揖,“此次蛮族来犯绝对不同以往,蛮族如今的可汗勒安可汗,颇有名望,手段狠辣,加上左右贤王勇猛不凡,不可小觑,将军还是早做决定为好。”
沈魏眺望着远方,副将吴海和幕僚李晋的话他都听在耳中,依他多年的领兵经验,定下了两种方案。
先将手下的传令兵向着京城的方向沿途分散安排好,以防万一能够及时传递消息。另一边据守玉门关,做好蛮族攻城的准备,滚木、热油、石块等作战物资备好,关内全部戒严,防止奸细作乱。
随着蛮族大军的不断压近,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将士们一言不发,紧紧盯着关外的蛮族,准备随时发动攻击,誓死守卫玉门关,不惜马革裹尸还。
渐渐的,伴随着冲锋声与喊杀声,玉门关外的战场上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城战,痛苦的哀鸣在战场上扩散,风中飘来阵阵血腥味、焦糊味,那是血肉烧焦了的味道。
蛮族三十万大军轮番攻城,不惜一切代价使出了各种手段,玉门关内的五万守军从一开始了游刃有余到筋疲力尽。短短五天时间,局势开始逆转,玉门关的守卫死伤过半,蛮族虽也有损伤,但蛮族大军的情绪依旧高涨,在庞大的基数面前,这点损失不足为惧。
沈魏老将军死守玉门关,在发现玉门关有守不住的势头时,便已向附近的守军求援,并紧急传令至京城,将消息传达至隆兴帝面前。
浑身狼狈不堪的传令兵驾着马匹飞速狂奔,自北城门向着紫禁城而去,休憩日同襄宁长公主出来逛一逛的贾代化,正坐在明月茶楼的二楼品茶,听着外面的动静,贾代化起身走到窗户边,看着窗外八百里边关加急的传讯兵疾驰而过,心中顿感不妙,玉门关怕是出事了。
襄宁长公主正品着茶,疑惑的看着贾代化,“驸马,怎么了?”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布?Y?e?不?是?????????€?n????〇?Ⅱ?⑤?????ō???则?为?屾?寨?站?点
“公主,接下来我怕是怕是没办法陪着你继续了,刚刚八百里边关告急,怕是陛下马上要传唤我等召开朝会了。”
襄宁听后皱着眉头放下了手里的茶杯,“既如此那我们回府吧,边关告急,皇兄怕是又要开始操劳了。”
随后二人结了账动身回了宁国公府,回到府里的贾代化忙让人传信给西府的叔叔和堂弟,一起聚到了宁国公贾演的书房。
宁国公府的书房里,贾代化正向贾演说起边关告急的事,收到消息的贾源贾代善父子匆匆赶来,看着走进来的弟弟和侄子,贾演出声招呼道:“二弟你们可算来了,正好有事同你商量,快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