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0(2 / 2)

加入书签

襄宁大长公主手中的佛珠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缓缓站起身,眼中泛起泪光:"好,好...快,去把本宫那套红宝石头面取来!"

就在这时,又一个小厮飞奔而来:"公主府来报,明月公主也发动了!"

襄宁大长公主愣住了,随即失笑:"这俩孩子,倒是赶一块儿去了。"她转向嘉悦郡主,"你留在这儿照看徐氏和孩子,本宫和老二家的一起去公主府看看。"

暮色四合时,襄宁大长公主从明月公主府回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明月公主也顺利生产,是个健康的男孩。虽然没能再得一个孙女,但珹儿媳妇生的那个女孩儿已经让她心满意足。

她走进祠堂,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上了三炷香。袅袅青烟中,她仿佛看见了亡夫的面容,还是那样刚毅威严。

"夫君,"她轻声说道,"你看见了吗?宁国公府很好,新帝待我们很好...贾家,又有新生命降生了..."

走出祠堂时,月光已经洒满了庭院。贾琤站在廊下等她,手里捧着一个锦盒。

"祖母,这是林姑娘托孙儿带给您的。"他恭敬地递上锦盒,"说是谢您一直记挂着她。"

襄宁大长公主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方绣着兰花的帕子,针脚细密,显然是花了心思的。帕子下压着一张小笺,上面娟秀的字迹写着:"黛玉恭请伯外祖母金安"。

襄宁大长公主抬头望月,四月的风轻轻拂过她的白发。

"琤儿,"她突然开口,"明日你去趟林府,告诉林丫头,就说本宫说的,让她得空来府里玩,玥儿也盼着她呢。林如海那边,本宫自会去说。"

贾琤眼睛一亮:"是,祖母。"

襄宁大长公主点点头,转身向自己的院子走去。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庭院里摇曳的花影交织在一起。这个四月,宁国公府迎来了新的生命,而她心中的某些伤痛,似乎也被这春风抚平了些许。

大半个月后,林黛玉的病终于痊愈了。

这日清晨,林府的后院里,紫鹃正忙着指挥小丫鬟们收拾箱笼。她手里捧着一件藕荷色绣折枝梅花的褙子,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姑娘,您看这件可好?今日去宁国公府做客,总该穿得鲜亮些。"紫鹃转身对坐在梳妆台前的黛玉说道。

铜镜中映出黛玉清丽的面容。虽然病了一场,但如今气色已好了许多,两颊泛着淡淡的红晕,更显得眉目如画。她微微点头:"就这件吧。玥妹妹特意下帖子来请,总不能太素净了。"

雪雁在一旁插嘴道:"姑娘病了这一场,可把我们都吓坏了。好在老爷请了太医来调养,这才好转得快。"她一边说,一边熟练地为黛玉挽起发髻,插上一支白玉兰花簪。

黛玉垂下眼帘,长睫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随着父亲林如海回京后,长住林府,她的生活确实安稳了许多。再不必像在荣国府时那般处处小心,连吃个燕窝都要看人脸色。

"姑娘,马车已经备好了。"林管家在门外恭敬地禀报。

紫鹃为黛玉披上银灰色缎面斗篷,轻声道:"今日天凉,姑娘多穿些。"

黛玉起身时,忽然想起什么,转头问道:"琤五哥今日可在府里?"

紫鹃抿嘴一笑:"听玥姑娘说,琤五爷今日休沐。姑娘放心,他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