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20军功奖励(2 / 2)
这倒不是说谢初然将来突破到六品境界后马上就要先温养第四块「智」之龟甲。
事实上,她同徐永生聊过,真到了六品,先修第三枚「仁」之玉璧。
因为相应的开办义塾一年教授蒙童的历练,属实耗费时间,理应优先筹备。
更何况先成就第三枚「仁」之玉璧,也利于她后续其他修炼。
至于帮助第三枚「仁」之玉璧修行的襄德玉,对谢初然来说不是难事,即便人毕业了不从学宫获取,她家里那边能搞到。
而鹿婷更乾脆。
她当前还是白板七品,武夫第三张念气弓尚未养成,但这次直接从典籍厅领取了一枚名为雷鹰瞳的宝物。
功效是帮助走纯武夫路线的武者加速积累温养第四张念气弓。
反正是为将来六品准备,鹿婷便先乾脆存下。
「可惜啊,这趟去朔方,我没能练出自己第二把『义』之古剑。」
谢初然连连摇头,她甚至已经有感应,自己在十月份以内就能有收获,但终究是差了一点时间。
儒家相关历练,是需要先温养三才阁有所成就,然后再去完成历练方才有效。
否则九月朔方之行,连场战斗,谢初然很轻松就能完成第二把「义」之古剑救人于生死危难中的历练。
而有关于第三块「智」之龟甲和第二枚「仁」之玉璧的力量,她春天丶夏天期间便已经完成。
「太可惜了,要不然我现在就能去参加七品升六品的致知典仪。」她冲着徐永生皱皱鼻子。
徐永生笑笑:「世事难料,说不定等你下个月积累两层五常之义后,就恰巧碰上我遇见危险,需要你出手相救呢?」
谢初然笑嘻嘻:「也确实是。」
虽然因为徐永生而起了些争胜心思,但她自然无意像许媛那样,有危险要上,没危险人为创造危险还要硬上。
事实上,眼下虽说机缘巧合第二把「义」之古剑的历练晚了一步,但她已经有机会比徐永生更快突破到六品,就让谢三娘子难得升起的些许争胜之心得到满足,急切心态平复些许。
虽不至于说旧态复萌,重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谢初然现在确实放松许多。
接下来她便继续如常修炼,先养成两把「义」之古剑,然后历练的事,随缘就好。
如果一直遇不上机会,等明年回朔方边塞探亲的时候再说,那边想必机会多不少。
徐永生收假后,静心养好伤势的同时,同样继续自身修行,并且义塾重新开课。
时间步入盛景十年十月。
月初一日,徐永生从义塾下课后,返回学宫。
到了学宫门口,就见一个三十岁许身着便装的青年男子正站在那里相候。
徐永生一见面,就向对方拱手:「恭喜恭喜,恭喜得成武魁!」
那青年男子正是马扬,他微笑道:「也恭喜你们从朔方得胜归来,消息我听说了,你们这趟相当惊险啊,能平安归来就好。」
徐永生:「惭愧,比不得谢二哥丶黄二哥丶三娘子和鹿娘子他们。」
当下先不着急返回学宫,二人寻个地方一起坐下。
「我听说了,你受伤落水来着。」马扬上下打量:「身体看上去恢复得还行?」
「放心,无碍了。」
徐永生除了儒家省身诀还修成武夫回春内气,很快便稳定住伤势,但为了避免在其他人面前暴露自己文武双全的底细,因此后期伤势反而恢复较慢。
不过有谢今朝丶谢初然提供的伤药,到如今基本已经没有大碍。
马扬言道:「我听到的一些细节,你虽然受伤落水,但成功自救之馀,还救了其他落水的同袍,朔方那边军中,对你颇多赞誉啊,便是任大将军提起此事,也说你是好样的。」
徐永生谦逊两句后,马扬冲他眨眨眼睛:「我这趟过来,除了探望你伤势,还有两件事,其一便是奉大将军之命,来问问你,明年从学宫毕业后,可有心入镇魔卫再历练一番?」
正式入读学宫正院后,因为表现出色,一直是学宫新生里领袖人物的徐永生,各项儒家相关历练,大都是学宫里帮忙协调安排,无须他自己费心。
如此一来,有关他历练的内容和时间,基本便也都是公开的,有心人很容易大致推算他的修为进步速度。
目前来看,小徐同学肯定能在三年内便从学宫正院毕业。
这般已经名声在外的市井麒麟儿,自然不少人盯着他毕业后的去向。
常驻河洛东都的右镇魔卫大将军任君行,当下便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
虽然不论他本人还是四品将军齐蝶泉都是走纯武夫的修行路数,但镇魔卫中同样有修行儒家武道的人,并且不在少数。
可惜,他近水楼台,有人更近。
「之前咱们聊过的。」徐永生笑道:「我毕业后,打算留在学宫任教,至少再待上一段时间再说。」
马扬:「大将军问我的时候,我禀报过,不过想着或许你会改主意?所以来问问,何况,你刚毕业就立刻留下任教麽,不打算先四处游历一番?」
徐永生:「不急,我自己也先再积蓄一段时间,继续增长修为。
如果静极思动亦无妨,学宫有假期,可以出去走动一番。」
他看着马扬:「马老大你成功修成六品武魁,是将要外调的意思?」
「嗯,这就是我这趟打算来跟你说的第二件事,来道别。」
马扬点头:「我应该是要调出去了。」
如果只是当初拓跋锋丶常杰同郑家的事情倒还罢了。
但牵扯到枪王聂鹏与隐武帝秦武,就连任君行也不好再重新招马扬回镇魔卫。
禁军其他地方与河南府丶洛阳县等衙门都涉及东都要害,所以马扬除非弃官不做,否则只能被调出东都,去地方上。
「预计是一州司法参军或者司兵参军先过渡一下,然后再看后续。」马扬言道。
徐永生:「大约去哪里,定了麽?」
马扬:「巴蜀那边,任大将军在那边有熟人,仍能继续关照我一二。」
巴蜀麽……徐永生若有所思。
得到《川主斩龙图》后,他脑海中神兵图再起感应,下一条线索指向,仍在西南巴蜀方向。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