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 132讨价还价徐郎君(1 / 2)

加入书签

第136章 132.讨价还价徐郎君

面对曹禀清,曹朗神情淡漠,一如既往。

曹禀清注视曹朗片刻后,忽然问道:「你已经五品了,对吗?」

曹朗与之对视,平静答道:「不错。」

听到曹禀清提问时,周围学宫里师生便都诧异,再听曹朗回答,许多人更是禁不住微微哗然。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曹朗年纪轻轻就达到如此境界,令人惊叹。

毕竟他一直以来都像是「野生」的,不像曹宏一样有曹氏倾力培养。

曹朗此前修为提升,主要是源于学宫资源。

但他现在参加六品升五品的儒家诚意晋升典仪,却不是通过学宫,学宫里众人更是毫不知情。

大家自然惊诧。

不过,很快有学宫司业罗毅和国子学博士许书明一同现身,言明曹朗是个人机缘下得到学宫之外流传的诚意晋升典仪,而在他晋升五品后,已经在罗毅丶许书明二人这里报备过。

只是曹朗自认为刚刚晋升,还需要仔细温养修习,个人修为学识尚不足以由六品直讲升为五品助教,所以他本人同罗毅丶许书明才都没有声张。

「我并无指斥他受六道堂资助的意思。」

曹禀清微微摇头,然后继续注视曹朗:「是你乾的吗?」

「不是我。」曹朗语气冷静到堪称冷漠:「但听到消息后,我很高兴。」

周围众人闻言,又禁不住一起屏住呼吸。

哪怕旁边就这站着罗毅丶许书明,曹朗如此当面回答曹禀清,还是让所有人为他捏一把汗。

曹禀清没有看一旁罗毅丶许书明,也没有动手的意思,他只是又深深看了曹朗一眼,似乎在判断对方所言真假。

良久后,曹禀清微微颔首,一言不发便转身离开,罗毅丶许书明一同上前相送。

曹禀清走了几步后,终于还是停下。

他没有回头,声音难得有些疲惫地开口:「我也没有要害死你父亲,那是场意外。」

说罢,他深深叹息一声,重新迈步向学宫外走去。

曹朗漠然站在原地,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目送曹禀清走后,便也淡定径自离去,不理围观师生悄声议论。

徐永生旁观,只带耳朵,本人并不议论。

于他而言,同样像是什麽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接下来继续照常生活和修行习武。

再过了几天,东都内外搜捕六道堂反贼的风潮终于渐渐过去。

然后徐永生收到来自越青云的邀请。

他便即前往赴约。

地点,是之前道门召开大会的鹿林观。

做东的除了年轻的越青云外,还有一老年一中年两名道士。

老道士身材瘦小,貌不惊人,但穿着紫色道袍,正是两年前千秋节大乱之后,徐永生曾见过对方到访学宫的那位道门南宗高功长老。

其名杨轩,道名杨玉轩,乃是时河与越青云的师兄。

另外那个中年道士,徐永生也认识,正是出身宗室的秦池东秦观主。

「此番,多亏谢丶徐丶鹿三位居士慧眼如炬同时仗义直言,方才揭破六道堂反贼的谋划,免除一场纷争。」老道士杨轩连连向徐永生道谢。

徐永生客气道:「六道堂乃朝廷钦定逆贼,徐某和友人也只是因缘际会,当初心有怀疑,仓促出声有失莽撞,好在结果是好的。」

几人落座之后,随着时间推移,交谈开始渐渐变得随意。

徐永生也不多打听六道堂之事,聊到后来,反而是跟秦池东谘询巴蜀人文地貌更多。

他九月份去巴蜀探望马扬,此事没打算瞒人,到了马扬那边也是光明正大访友。

只是除此之外,不为人道者,则是他打算循着脑海中神兵图的指引,再探访下一条线索,这个就要自己私下里行事了。

越是熟悉了解剑南巴蜀情形,才能越在面上不动声色,不引人注意。

除了平时自己翻阅山川地志相关典籍外,便是跟马扬通信时,看对方介绍描述的一些信息。

只是一来信上文字所限,二来马扬也才刚到巴蜀不足一年,顶多摸清楚他任职的眉州一带情形,对巴蜀其他地方就所知有限了。

秦池东则不同,对方在蜀地生活了二十年以上,各地风土人情都有所了解,这时娓娓道来,徐永生眼前仿佛有张无形的地图铺开。

剑南巴蜀,同样有世代传承的名门和雄踞一方的豪族,但因为此前雪原异族和西南石林国的来回侵袭,当地世家望族凋零了许多。

西赵氏迁往关中,与东赵氏合流。

巴氏同样出川,改迁往潇湘之地,已经不复当年盛况。

如今人们提起巴蜀望族,头一个想起的其实是新后出身的姜氏。

论历史,姜氏并不出众,但当今乾皇宠信和不断赏赐丶栽培之下,新兴的姜氏已经堪称巴蜀第一望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