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220同成宗师(二更一万字到!)(2 / 2)
这就跟他早年曾经得到一片火龙鳞,交给拓跋锋后助推对方更快进步一样。
似火龙睛丶火龙鳞这样的宝物,并不能帮助所有走武夫路线的武者。
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他们赤龙一脉传人的专属宝物,助他们更快修炼,更快掌握强大的武学。
「碧龙前辈和拓跋,四炎龙对上项一夫的双炎龙,项一夫没有变招,直至白龙现身。」
常杰言道:「结果两人都亮出只有三品大宗师境界才能练成的炎龙枪绝学煌海腾龙。
初时白龙在拓跋他们相助下,还能同项一夫对抗,但在项一夫显化八荒武魂后,情形便急转直下。」
徐永生静静听着。
不论儒丶释丶道还是走纯武夫路线的武者,在积累起八层三才阁丶三宝塔丶三宫坛或者三骨堂之后,实战中便会再次有质的飞跃,因此被称为武圣。
就如同之前武魁有四方通达,宗师有六合化境一样。
武圣出手,席卷八荒,断山分河,与宗师最大不同之处,便在于他们蕴生出八荒武魂。
视具体修习武学不同,八荒武魂可能内敛也可能外显。
相同的则是,武圣举手投足间皆有巨大破坏力,开始可以在小范围内影响甚至破坏地貌。
项一夫显化八荒武魂,限于修为境界差距,不论是身为大宗师的「白龙」连瑛,还是身怀血荐轩辕的拓跋锋,都不足以跨越这道席卷八荒的鸿沟。
而且,这一次,依然占据上风的项一夫,反而主动变招了。
「煌海腾龙,变作炎龙九转。」
素来冷静的常杰,这时眉头拧紧,回想当初场面,也微微出神:「仿佛真实的火龙,自半空中火海里探出头来,最初是六条,轻松就压制拓跋丶碧龙的四炎龙,还有白龙的煌海腾龙。」
他长长呼出一口气:「当时不知道,后来听碧龙前辈讲述,方知晓,想要练成炎龙枪这一式炎龙九转,必须有八层武夫意气,四层精气和六层正气。」
徐永生了然:「想要晋升武圣,还必须至少有三层煞气和三层念气,所以想要练成这一招,其实就表示项一夫不仅是二品武圣,而且是八层武夫三骨堂全满的正二品境界。」
常杰颔首:「是啊,如果不是『枪王』聂前辈赶到,我真想不到此番如何救拓跋脱险。」
真要逼到向凌霄殿主恳求,他不确定对方会否答应,更不知道要付出怎样代价。
好在,有聂鹏赶到。
自南圣赤龙陨落后,大乾江湖上最强的两大枪术高手展开对决。
枪王,大战新一代枪圣。
开天枪,大战炎龙枪。
虽然限于修为境界的差距,聂鹏这一战也被项一夫生生捅出几个血窟窿,但他并没有畏惧之意,悍勇无畏,和拓跋锋一样基本是超水平发挥,这才叫常杰有了暗中救走拓跋锋丶童霄的机会。
否则光是给项鼎养伤之地放火,未必就能叫项一夫立刻止步。
也好在常杰有此准备,同样为聂鹏争取到机会。
「虽然这次是借了六道堂浑水摸鱼突围,但六道堂里的人行事手段酷烈残忍,没有底线,今后仍然需要提防他们。」徐永生简单讲述了血鲨帮和岛贼相关事。
常杰深有同感地颔首。
晚些时候,拓跋锋来换常杰,见到徐永生之后笑问:「是不是已经四品宗师了?」
徐永生没有瞒对方:「嗯,找到晋升典仪了。」
拓跋锋没有多想。
胥江口一战的战况,同一个初入四品的儒家武道宗师不符。
他此刻只是为徐永生感到高兴,同时也有些感慨:「要是你能成为武学宫的博士甚至司业就好了,相信未来能少很多像我和常杰这样的情况,但可惜,我眼瞅着,大乾这朝廷和学宫,连你都有被挤出来的危险。」
徐永生闻言反而笑笑:「无大碍的。」
拓跋锋也笑起来:「那是,跟我们来一起当反贼吧!」
笑过之后,徐永生端正神色跟拓跋锋说道:「我听常杰讲了,你跟那条墨龙算是彻底卯上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但凡你也是武圣,我信你一定能赢。」
拓跋锋虽然面色苍白,但志气不减,抬手握拳同徐永生的拳头碰了碰:「我也这麽看。」
接下来,徐永生不在童霄面前露面,悄然护送拓跋锋三人离开太湖大泽,前往江北隐匿行踪。
他本人则在淮西再次现身。
有谢初然之前做的铺垫,徐永生此刻再现身,则是光明正大,被别人口中江南传来的一虎三龙之战吸引注意力。
接着,他一如既往符合人设,没有就此直接返回河洛东都,反而光明正大一路南下,似是关心拓跋锋的消息。
直到停在大江北岸的扬州,听说拓跋锋没有身死,当前行踪下落不明,公开现身的徐永生仿佛才放下心,重新北上。
这一趟,他便再次经由淮西,返回河洛中原。
回东都之前,徐永生顺理成章途经汝州,拜访归乡的林成煊。
于是,他也在这里同谢初然再次团聚。
「第二组『礼』之编钟的相关历练,这趟完成了。」见面后,谢初然先给徐永生报喜。
徐永生言道:「现在是九月,还来得及。」
谢初然缓慢而用力地点头:「是啊,多亏你找到的民间典仪。」
林成煊在一旁静静说道:「戒骄戒躁。」
「林倏华」模样的谢初然,当即正色答道:「是。」
虽然是在中原,但类似湖泊和小河,同样能找到。
从收到徐永生的传信,获悉五品晋升四品的儒家正心典仪后,谢初然就一直在准备。
眼下她终于成功完成第二层「礼」的历练,五品境界一切积累都已经完成,自当迈过这通往四品境界的最后一步。
这一步,只能由她自己来走。
深秋夜里,徐永生丶林成煊立在远处,默默望着谢初然捧着一只盛满清水的青瓷大碗,立在无篷孤舟上,顺水而下。
林成煊一边看着谢初然那边,一边将一封信递给身旁徐永生。
徐永生拆开看,就见那赫然正是儒家武者由四品境界晋升三品境界的修身入品典仪。
和朝廷学宫的典仪不同,这分明也是一门民间儒家晋升典仪。
同样要求相应的天时丶地利配合。
时间,是冬去春来破冰凌汛之际。
地理环境,则需要行将解冻的冰河。
对于眼下的徐永生而言,首先还是要静下心来修炼,先积蓄温养圆满自己第六层天丶地丶人三阁,并完成相应历练再说。
不过浏览林成煊提供的典仪法门,徐永生注意到一个特殊的点:
「典仪里用到的东西,除了青铜佩剑以外,还需要一枚水韵青金石?学生记得此宝已经绝迹有些年头了。」
林成煊:「只找到一枚。」
徐永生微微点头。
林成煊当初提及自己不为人知晋升三品境界时,曾提及是个人机缘。
这机缘既是指偶然得到四品晋升三品的民间典仪,也是指他像是得到天机转灵石一样,偶然得到过一枚水韵青金石,否则也只能望而兴叹。
现在,需要徐永生丶谢初然操心这个问题了。
徐永生:「您当初是在哪里寻访到那枚水韵青金石呢?」
林成煊:「东海边,登州。」
徐永生微微点头。
「戒骄戒躁。」林成煊重复了方才告诫谢初然的四个字。
徐永生平静颔首:「谨遵先生教诲。」
与此同时,远方,谢初然沉入指针,倒映星图。
指针指向正北,浓雾霍然散开。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