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沈庆之(2 / 2)
兄弟二人坐上马车,事关自己的前程,沈庆之一再催促,沈敞之这才笑道:「此前长安有快马前来报信,寡妇渡大捷,桂阳公俘斩一万五千馀,有心腹南下办差,顺道替将士们运输财货,桂阳公请后将军调兵接应,后将军许之,已经遣人北上。」
「当真?!」沈庆之不敢置信,他虽然久在江东老家,但刘裕几个儿子的年龄,沈庆之还是知道的,所以推测道:「莫非是王镇恶丶沈田子等人的功劳?」
「初闻此事,我也如阿弟一般,实在难以相信,但此战确实是桂阳公亲赴前线,一手筹划。」
沈庆之也知道沈敞之的意图:「阿兄是想让我北上?」
「不错。」沈敞之点点头:「我与沈田子颇有交情,又是同族,阿弟可去投奔他,待他知晓阿弟的才能,必会将你举荐给桂阳公。」
沈庆之微微颔首,襄阳所在的南雍州虽有诸蛮为祸,但也算是后方,真要立功,立大功,还是得上前线,关中确实是一个能够让人大展拳脚的地方。
哪知,沈敞之又压低了声音道:「宋公素爱桂阳公,世子暗弱,未尝没有易储的可能。」
他是赵伦之的亲信,知道刘裕的家事也不足为奇。
沈庆之闻言,反倒犹豫了起来,如果刘义真威胁不到储君之位,他前往投奔,也只是单纯在替刘家效力。
可一旦掺和进了夺嫡,事情可就复杂了。
沈庆之没什麽野心,就想着建功立业,他不愿意冒这种风险。
直到沈敞之与他详细说起了寡妇渡大捷的前因后果,听说了刘义真的事迹,沈庆之终于动了心,他对刘义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阿兄,还请为我准备马匹,明日一早,弟即启程,往长安一行,如果桂阳公可堪辅佐,我自当竭力侍奉,倘若名不副实,弟也只能从长计议。」
沈庆之不想太快做决定,打算先去长安观察一下。
沈敞之笑道:「骏马丶乾粮,为兄早已备好。」
说罢,又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交到沈庆之的手上:「阿弟若是愿意留在关中为桂阳公效力,可将此信交予沈田子。」
沈庆之小心地收好了信,兄弟二人行至驿舍,用过酒肉后,抵足同榻,叙起了私情。
次日,清晨。
沈敞之将沈庆之送出驿舍,又是一番叮咛,让他路上小心。
眼看着沈庆之骑马远去,直到望不见背影了,沈敞之这才依依不舍地收回目光,坐上马车回襄阳。
就在沈庆之北上之际,远在长安的刘义真也在等待着渭北再度来人。
他现在只知道赫连勃勃已经带着七万步骑南下,但不清楚夏军究竟会走哪条路,每日行军多少里,何时能到渭水北岸,又会选在哪一段渡河。
而这些事情,便需要渭北士族替他传递消息。
刘义真再通过交叉验证,予以确认。
当然,该做的战争准备在确认赫连勃勃南下之后,就已经开始了。
(感谢青龙T关羽献出的100部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