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谶语(1 / 2)
第95章 谶语
和太常卿府的敌对不同。
宗正卿府透露着难以言喻的热情和热闹,
偌大的府邸,人人披麻戴孝的哭丧着,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怎麽说呢,就像是死人了似的。
张汤愣个神的工夫,就被孝子拽了进去,办案多年,遇到过无数场面,但这样的场面,是没见过。
稀里糊涂的,张汤就来到了棺柠之前,作为酷吏,起码的辨尸能力是有的,里面躺着的人,可以确定是宗正卿刘受,也可以确定是真的死了。
人都黄了。
「天不假年啊!」
张汤感慨了一声,望着孝子,就是刘受长子,宗室子弟,问道:「宗正卿什麽时候死的?又是怎麽死的?」
「已时的时候,我与父亲谈论到生死大事,父亲忽然说,死后要让廷尉卿来合棺钉盖,然后又说要乏了,要休息了,我有些疑惑,但出去了,等再进去时,就见父亲溢然长逝了。」孝子说着说着,眼泪就又下来了。
张汤叹了口气,「生死之事,是人逃不过的,生的时候就是不愿意降世,才一直哭,死的时候又不愿意离世,受尽了苦痛才撒手,宗正卿一睡不醒,也是他的福分,莫哭!莫哭!」
「廷尉卿,话是这麽说,但为人子的,哪能啊。」
「我懂!我懂!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张汤想到了死去的老父,望着死去的刘受,长嘘一声,「宗正卿是个厚福之人,生前便能预感将死,而留下遗愿,汤何德何能,为宗正卿盖棺定论,愿为宗正卿效力,七日之后,汤必然再次登门。」
为公卿者,要停棺七日方能入土,这会肯定是不能合棺钉盖的,要再等等。
孝子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将张汤又送出了府,随同而来的廷尉左右监是愣了又愣,「上卿,
这?」
「这什麽这?」
张汤警了他一眼,没好气说道:「你,去守着。」
「啊?」
「啊什麽啊?」
张汤见属官愣的模样,更气了,「就守七日,什麽时候宗正卿下了葬,你再回来。」
就知道涉及到公卿的事没有简单的,不好抓啊,这群人宁可自绝,都不愿意落到他人手里。
该想想怎麽向上君进言,恢复「不能自裁」的秦法了,公卿人人如此,他这个廷尉卿就没法干了。
但这只是句牢骚,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了,宗正卿是刘氏宗室之长,与陛下,与上君,都有不远的血缘,真要请入廷尉狱中,也不可能动刑或其他,虽然张汤手中有杀死刘受的事物,但后者能选择「无疾而终」的体面,绝对是上君最想看到的。
张汤的馀光扫到了少府下属的东园署来人,那是专为皇室成员制作丧仪的官署,布缦丶敛服丶
棺丶温明丶黄肠题凑—密器一件不少,如果再有玉衣,那就是天子丶诸侯王的仪准了。
人臣到了这个地步,怎麽说不是种认可呢?
御史大夫府。
望着这寒酸的门媚,张汤很是无语,御史大夫贵为三公之一,怎麽连门面都不做装点呢?
门圭窦,枚府家老直接道:「廷尉卿请进吧。」
「懂不懂规矩?先去通报。」
「大司空已经知道您来了「通报!」
那家老这才慌乱进入府里,在门边大声禀道:「司空,廷尉卿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