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一章 自古(2 / 2)

加入书签

在高祖皇帝刘邦击败霸王项羽之后,就将吴芮封为长沙王,此人也是高祖皇帝生前唯一没有打击的异姓藩王,因为长沙位于卑湿之地,不是什麽好地方,再加上长沙国毗邻南越国北部,高祖皇帝就是让这麽一人一地处在大汉与南越之间,作为缓冲。

不仅如此,高祖五年,分封吴芮时,诏书是这麽说的,「故衡山王吴芮—有大功—其以长沙丶豫章丶象郡丶桂林丶南海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

这当中,封给吴芮的领地里,赫然有赵佗实际控制的南越三郡,把大汉没有掌握的地域提前分封出去,这有个专业名词,「遥封」。

遥封是种政治暗示,高祖皇帝作为大汉天子,不承认南越赵佗王权,我和大汉只承认岭南三郡是你吴芮的地盘,但是,这部分地盘要你自己抢回来。

一封诏书,操纵了长沙国和南越的敌对关系。

不过,仅仅六年,高祖皇帝就派出辩士陆贾出使南越,以汉廷之名,正式册立赵佗为南越王。

原因很简单,高祖皇帝剿灭异姓诸侯王的计划进入关键阶段,在相继诛杀陈丶韩信丶彭越等一千功臣后,英布直接反了。

吴芮是英布的岳父泰山,高祖皇帝担心这对翁婿会联手起兵,承认赵佗王权,是为了联手南越,反过来牵扯长沙国,令吴芮无暇向女婿英布伸出援手。

敌丶友反转,这便是政治,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面对高祖皇帝的示好,赵佗也不客气,要了无数好处之馀,还要求开启南越关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准许大汉铁器流入南越国。

赵佗靠着汉家铁器,在南越之地大杀特杀,使得周边闽越丶西瓯等诸多小族臣服,南越国势力空前,来到了「东西万馀里」的地步,俨然有成为大汉南方劲敌的可能。

于是,当政的吕后,果断下令「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限制南越国发展,赵佗完全不接受汉廷的制裁,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手段。

甚至在名号上,改「王」为「帝」,自称南越武帝,不再称臣,要与大汉天子平起平坐。

在得到汉廷进一步制裁后,赵佗更是发兵攻打了长沙国边境,开启了两国战端。

直到孝文帝从藩王即天子位,大汉与南越才重修旧好,息了外患。

之后的岁月里,南越国对大汉一直是阳奉阴违,在两国来往时南越王向汉称臣,但在其国内,

仍以皇帝自居,连皇帝行玺都有。

刘彻即位后,大汉臣民对南越国的不满甚嚣尘上,朝野上下,洋溢着「早日杀进番禺城」的好战之声。

毕竟,和难找难杀的匈奴人相比,在没落且固定的南越国人身上,更容易取得军功。

赵婴齐在长安这十几年,亲眼目睹了大汉的无上国力和军事实力,见识了大汉天子为了武功盛德有多麽舍得消耗人力物力,如果再开战端,绝对不是南越国可以承受的。

而且,赵婴齐清晰知道,建元六年那一仗,大汉名为救南越,实则在结束以后,陛下就在唐蒙建立下开通西南夷道,其目的正是为了从群江上游能对南越形成军事进攻。

现在,西南夷道基本打通,没有打通的地方,也不影响大军行进,

「你知道,现今大汉的主要精力,在匈奴,在建造朔方郡两件事上,但不意味着大汉臣民忘记了南越国,自古以来,那都是华夏的土地,祖宗的土地,寡人一寸一尺不敢予人。」

刘据提及了大汉的南方战略,赵婴齐的恐慌溢于表面,如果大汉真要对付南越国,南越国无论怎麽做,都免不了亡国,至于罪名和理由,几十年的摩擦,一个「吊民伐罪」就够了。

「请上君宽恕赵氏和南越之失。」赵婴齐即首道。

「接下来,我朝强弩校尉路博德会率领数万大军进驻桂阳郡,南越国是亡国内属,或是内属一蕃,事关南越国体巨变,寡人会给予你时间考虑,但寡人希望,不会太迟。」刘据笑着说道。

「上君,南越国非是王室一言而决,内附之事关系重大,如臣国中老丞相吕嘉就很难同意....

「大军入南越,凡吕氏宗族之人高过马鞭者,当一律斩首!」

吕氏。

为大汉禁忌,断不可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