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梦(1 / 2)
第119章 大梦
在南阳郡守衙门听到都尉王温舒的禀报,太守弥仆露出了笑意。
这盛世,也是让陛下体会到了。
「太守,你怎麽还能笑得出来?」
王温舒急得团团转,「一上午,陛下的南巡队伍就遭遇了三丶四回埋伏,期门郎损失过百,再这样下去,在圣心之中,我南阳郡就是不服王化之郡了。」
弥仆坐在案牍之后,笑容不减道:「难道不是吗?」
要想让国中百姓安分守己,通常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想办法让他们安居乐业丶富足有馀,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过上有希望有尊严的生活,拥有值得珍惜的家业,有恒产者有恒心,自然会向善重德。
另一种是用条条框框丶细致繁苛的法律条文规定约束百姓的每一项行为,尽量不留自由选择的空间,当他们一旦触碰律法边界,再用特别重的刑罚来惩治,让他们时刻活在战战兢兢丶束手束脚的恐惧之中。
自陛下亲政以来,施行酷吏政治,当然属于第二种,身为法吏,弥仆非常清楚,在短期之内,重典的效果高于所有。
十几年来,酷吏政治的不良效果逐渐显现,「吏民益轻犯法」。
连年的天灾人祸,无休止的兵役劳役,不断加重的苛捐杂税,使得无数底层百姓面临死亡的威胁而不得不铤而走险。
酷吏政治,从不论情节,一律重罪,那麽一个人本来饥寒交迫只需要偷一个馒头,衡量过收益之后,还不如直接杀人越货来的划算。
而单独作案,远不如落草为寇抱团取暖来的安全,反正这些行为,面临的都是死罪,律法的苛刻程度超过人性可以忍耐的界限,百姓也就不再觉得守法是件必要的事。
于是关东群盗纷起,楚地有殷中丶杜少,齐地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丶范生之属,而南阳郡,有梅免丶白政。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董仲舒制定的南巡路线,这些大盗的地盘,陛下都要路过。
或许,是巧合吧。
「盗」,是朝廷的笼统称呼,实际上按照规模大小,群盗的行为模式完全不一样。
小规模的盗贼可能只有几十上百人,靠着在本郡县打家劫舍为生,被缉捕时就东躲西藏。
大规模的群盗可以至数千人,拥有各自旗号,劫掠对象也不限于乡里,甚至会攻打城池,攻击官府,盗取府库兵器装备,释放关押死囚,杀死郡守丶都尉等朝廷官员。
这些流寇大盗离谋逆只差一步之遥,等什麽时候他们的实力和目标,不再以温饱为标准,而是想着占据某座重城要塞,自立国号,遣兵四出略地,那就和陈胜丶吴广一般无二了。
现今的国情,还远没有到那个地步,可已经有那个意思了,陛下两三千人的南巡队伍,看着就不简单的,南阳郡中的盗贼依然敢动手。
这就是陛下一意尊尚尧舜,声称要恢复圣王时代天下一统丶太平昌盛的良好秩序。
「太守,梅免丶白政还没有动手,这是在等郡守府反应,如果您继续无动于衷,事情很可能会到无法挽回的地步。」王温舒脸色十分凝重,提醒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