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海棠(1 / 2)

加入书签

第136章 海棠

雾锁云笼,细雨绵绵。

天地间的颜色逐渐晦暗。

连金碧辉煌的未央宫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宣室殿外,一个宦者抱起另一个宦者的双腿在点灯笼,被抱的宦者擦燃了火绒,点燃了这盏灯笼,把红纱罩了上去。

与此同时,各处殿宇的屋檐下一盏盏灯笼次第点亮,渐渐粘连成一片片的红。

远远看去,那一片片的红映衬着天空无边的灰,一座座巨大的殿宇檐顶就像漂浮在下红上灰的半空中。

大殿里面,绛伯移动着点亮了四周鎏金宫灯,每亮一盏,光彩便强三分,全部点亮后,又恢复了富丽堂皇的模样。

平阳侯府。

始于曹参,初仕秦朝,起家沛县狱掾,秦二世元年,参加沛县起兵,身经百战,反秦灭楚,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

高祖皇帝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

出任齐国丞相,辅佐齐王刘肥,孝惠帝即位,继任萧何为相国,秉承「萧规曹随,休养生息」,休养生息,富国强民,在大汉立国初期,共诛诸吕,功不可没。

世代与皇族结亲。

第四代平阳侯曹寿,娶了孝景帝长公主,阳信长公主,第五代平阳侯曹襄,娶了陛下长公主,卫长公主。

也是上君的同母大姐。

哪怕是御史大夫的张汤,在牵涉到这样一座侯府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小心又谨慎。

平阳侯府,既是阳信长公主府,又是卫长公主府,三府一体,必须要有明诏,才能继续查察。

丞相公孙弘望着张汤,心惊绣衣直指御史的能力,这是怎麽查到的?

「怎麽回事?」刘据坐直了。

「回上君,日前,京兆尹在核查在京平阳侯府时奴仆脱籍事时,惊见侯府有仆女落水,等到将人打捞上来时,人已经死了,京兆尹没有多做探究便出了侯府,然后,将该事呈上兰台,绣衣直指御史在平阳侯府有丶有……」

张汤望着公孙弘没有说下去,只听上音命令后道:「绣衣直指御史在平阳侯府中有暗探,在接到臣的命令后,就对仆女落水事进行密查,不久,便得知那仆女的身份。

『海棠』。」

刘据丶公孙弘面露疑惑。

海棠,是花名。

能生肌消肿,捣敷疮痈溃疡。

是「花中神仙」,「国艳」,「花贵妃」,「花尊贵」。

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丶牡丹丶桂花相配植,有「玉棠富贵」的意境。

人和海棠联系,又是什麽意思?

「上君,平阳公主经常向陛下进献美女,或与诸侯王交换美人,这些女子,皆出侯府海棠,人如海棠,花开富贵。」张汤恭声道。

海棠花开?

刘据忽然有种强烈不适感。

这不就是说平阳公主在干着收买贫寒人家美貌女儿,向皇帝丶向诸侯王献纳,来从中谋取好处的勾当?

如果所献女子得到皇帝丶诸侯王的宠爱,便能飞上枝头变凤凰。

那到底是侯府丶公主府,还是烟柳勾栏?

太平公主,又是什麽角色?

鸨母?

公孙弘嘴唇微动,想了再想,没有说出口,以他对大汉公主的了解,几乎所有的公主,都在做着这样的事,如平阳公主般把人喻花,目的倒也不难猜,是为了将美人「卖」个好价钱。

从侍的绛伯神情有了微妙的变化,连手下的动作都慢了两分,多年的侍者经验才让他凭藉着本能没有犯错。

「是以,密探推断,在自愿之约后,平阳侯府的海棠们可能想要脱籍,但遭到侯府拒绝,在京兆尹前去核查时,跳河寻求解救,不成想,陨于河中。」

两万钱或十亩地,连现实中名贵的海棠花都买不到,又何况是侯府培植的娇嫩人花?

「密探暗中加大了探索,接触到两朵海棠,知道关于侯府海棠和死去海棠的部分真相。」

张汤顿了顿,给予上君丶老相国心理准备,缓缓说道:「侯府海棠,是侯府献纳皇帝丶诸侯王的方式,但也是平阳公主丶平阳侯的嬉戏场。」

「海棠皆为女色?」公孙弘忍不住道。

「人皆女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