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错峙(2 / 2)
中行法无奈摊手。
大汉对匈奴十数年的征伐不是没有效果的。
游牧部落,也不是真的全民皆兵,匈奴百万人众,控弦之士在三十万左右,而且,这是理想情况下。
事实上,军臣单于在位时,匈奴内部就出现了严重的分化问题,有很多匈奴上层贵族都对军臣单于听从中行说等汉奸的建议,试图改变匈奴政权结构,集权龙城丶徵收赋税丶废止战财等行径无法接受。
匈奴人中,战斗就是一切,显着的特点便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看到有利可图,就如鸟之集,看到了困败难敌,则如兽之散,战争利益,是为了抢东西,抢东西,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单于丶左右贤王大饼画的再好,我只看能得到多少草地,得不到草场,还想让我去和汉军拼命?
是以,在匈奴的律法中,「战而扶舆死者,尽得死者家财」,谁把战死者带回草原,谁就继承死者的家财,所以,匈奴人最看重的,唯有自己这条命,不然,妻儿和牛丶羊就都是别人的了。
而汉奸们看到过汉家高度集权丶同心协力丶底层奉献爆发带来的好处,也为了巩固自身和家族在匈奴的地位,大力劝说当初的军臣单于,现在的伊稚斜单于改变,单于们为了最高权力而心神摇曳,支持汉奸变革,以致于匈奴单于丶贵族之间互相猜忌丶倾轧,甚至是征伐,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匈奴贵族离开匈奴西遁或南下降汉。
这就造成匈奴长时间处在非巅峰状态,根本维持不住三十方精骑,十数年汉匈连战,双方都对对方造成了极大死伤,尤其是汉朝大将军卫青加入战场后,军臣单于丶伊稚斜单于,匈奴两代单于共与之五战,未得一胜不说,还损失惨重,被卫青斩捕五万馀人。
匈奴中,单于本部最强,左贤王本部次之,右贤王本部末之。
不久前,匈奴右贤王本部就和单于庭断了联系,哪怕不愿意恶向猜测,右贤王于单和右翼那四万多精骑,恐怕已经凶多吉少。
匈奴单于本部丶左贤王本部,统共还有二十万精骑,这次拿出一十二万,占据了匈奴中部丶左翼所剩精骑的六成。
留下的八方精骑,要防守可能遇到的进攻。
李广丶李敢丶韩说所率的万名轻骑还在草原上呢,除了未见李广以外,匈奴左贤王的部落,已经受到了李敢丶韩说两个汉家小将的进攻,不过损失不多。
但这两头「汉狼」,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容小,更不容忽视。
而那只不知踪影的「飞狼」,让匈奴中部丶左翼部落很是警惕和防备。
合作到现在了,中行法也不在乎向赵王殿下「交底」,总言之,伊稚斜单于很重视代地,为了获得它,也倾尽了力量。
刘彭祖勉强认可了中行法的解释。
趁热打铁,中行法询问道:「大单于和于单右贤王断了联系,因此急于知道原因,敢问赵王殿下,汉廷方面可收到关于那位冠军侯的战报?」
伊稚斜派遣了十几路信使试图联系右翼,诡异的是,信使都没能回来,而右翼还是联系不上,
右贤王本部方向,仿佛成了个择人而噬的「虎口」。
「我白天进宫的时候,宣室殿正在开御前廷议,只听了只言片语,都是关于南越之地和西南夷的,并没有关于霍去病的内容,朝野上下,也没有关于河西大军的消息,料想无事发生,如果有大胜战果,朝廷早就和这南方大定一样,宣扬的天下皆知了。」刘彭祖想了想道。
大汉将领出征,会不断传回前线消息,凡有大胜,便会举国同庆,没有,就是无胜,刘彭祖示意中行法安心。
「瀚海之地,迷失其中,未尝不会发生。」
中行法神情舒缓了许多,明显有被安慰道:「圣明天纵无过赵王殿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