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章 血战(1 / 2)

加入书签

第180章 血战

夜半时分,杀声连天的匈奴大军抵达太行山脉附近,一场亘古未见的酷烈大战骤然爆发了。

向南杀来的匈奴大军与望北而守的汉家戍守,骤然碰撞在代地城镇。

蓝天明月之下,十数万飞骑如无边海浪弥漫山地,无数军骑围绕着山城疾驰,誓要跨越高城深池,突入汉城大肆劫掠。

吼声震天,大见威风。

两边围城展开,一边是翻毛羊皮白茫茫,一边是深色皮甲红蒙蒙,毫不费力辨认得清清楚楚。

围城的,是夺位自立的匈奴单于伊稚斜。

守城的,是不败将军的汉家大将程不识。

汉匈对战近百年,无论谁攻谁防,双方都在长时间的摸索下,形成了一整套攻防方式。

虽然匈奴在大部分时间里没有占领大汉疆土的念头,但怎样攻城略地,游牧之族也有自己的常备方案。

由部落首领挑选最能骑马射箭的亲信组成别动队围城打转,寻找代县城墙的薄弱地带后尝试翻墙进入。

无果,接着匈奴主力部队就会派出成百上千名轻骑兵,他们携带锄头,在用骑射压制守军的同时用锄头快速在城墙上挖出缺口。

这便是着名的「掏城墙」。

很「笨拙」,最「实用」。

城池营垒,和长城防线一般,始终是游牧之族无法逾越的天堑,大军入城,最好的办法就是破坏,只要能挖倒城墙,哪怕只是一角,飞云流动的匈奴精骑,立刻就有了绝对优势。

为了牵扯城池其他三面的兵力,伊稚斜派出万骑用耕地的犁绑在长竿上,用勒勒车推着这些长杆前进到城墙下,他们一边躲在车子底下躲箭矢丶猛油丶石头和猛火油,一边把带着犁的长杆出去,当犁挂住城垛后,下马的匈奴精骑就顺着竿子往上爬。

一些心急的匈奴精骑乾脆甩掉车子,直接把多层皮甲裹在身上举起杆子就往上冲,而这种「无畏先登」,往往死的很惨。

伊稚斜和其他部落酋长望见这一幕,都没有予以提醒,战场本就是优胜劣汰的地方,此时被淘汰的精骑,要麽是命不好,要麽是太愚蠢。

总言之,这可以减少部落中的蠢货,还可以消耗汉城里的守城工具。

「挖城」丶「登城」,是游牧之族破解汉家城池的两大方式,匈奴的攻城战,正式开启。

代县城上,程不识命令不能移动的大型连发弩机全部齐射,一齐向城前的中央地带倾泻。

另外,无尽的飞石丶滚木丶礌石丶猛火油箭,呼啸着向着城池下丶附近的飞骑落下。

中石丶中箭的飞骑总是一声不吭,坠下城丶马,暴毙当场。

汉朝的守城弩,承袭秦弩,连发大箭无坚不推,藉助高墙,射远可达八百步之外,每支长箭粗如儿臂丶长约丈余,箭头几若长矛,便是寻常城门也经不起片刻齐射。

但是,如此工艺,从古至今只掌握在中原政权手中,游牧之族从未有这般攻城利器。

无数弩机大箭狂飞呼啸,每箭几乎都能洞穿或打倒几名匈奴精骑,当弩矢以猛火油点燃烈焰,一支支火箭飞入匈奴大军中,匈奴精骑身上的皮衣皮甲立即就成为了最好的助燃之物,一时间,烈火腾腾丶鲜血飞溅丶人仰马翻,顿时化作了一片火海!

「继续破城,杀光汉军!」

伊稚斜大为愤怒,轮番增兵破城,没有丝毫畏惧退缩。

但那丈长的大箭镞和种种飞石连天暴雨,似乎无穷无尽一般,无休止倾洒在匈奴精骑头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