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妖魔(2 / 2)
并且,列出了诸多「罪人」,首罪太子刘据,次罪丞相公孙弘,三罪大将军卫青,四罪御史大夫张汤—一众太子宫公卿丶将军,全部在列。
未央宫方面丶丞相府方面,只是一味驳回陛下结束南巡的章疏,面对击,却未有更多动作。
上君丶丞相,一少丶一老的软弱回应,引起了朝野的狂欢,诸多中朝官吏丶列侯丶宗室大臣和就在长安国邸的诸侯王们,当众丶筵席时,讨伐皇太子和太子党。
备受压制的儒生,混入其中,为之奔走疾呼丶摇旗呐喊,摇唇鼓舌,要将皇太子丶太子党碾碎成泥。
丞相公孙弘,被儒生骂为千古罪人。
董仲舒的得意门生,儒家经学大士吕步舒,在玄武门阙丶丞相府前,大骂公孙弘「不忠不慈不仁不义寡廉鲜耻枉为人子」,历数公孙弘十大罪状。
一丶见君主不贤,而不加以劝阻。
二丶独子妨其身,而痛下以杀手。
三丶欺诈以进身,而窃之以三公。
四丶妒忌贤良者,而借刀以杀人。
桩桩件件。
公孙弘似是千古第一罪人。
未央宫丶丞相府都没有动作,任凭吕步舒从白昼骂到黑夜,施施然离去。
上君丶丞相丶御史大夫等等,一再的软弱,让感受到风向的「墙头草」,随风而动。
就如长安之夜后,太子储君入主未央宫,他们没有加以阻止,反而极力劝进一样,现在,一些公卿大夫丶京畿高官丶列侯丶宗室大臣,在酷吏左冯翊义纵的领衔下,上疏「请陛下还朝,使上君归政,正朝纲,正视听」。
理由就一个,和身染宗亲之血的陛下相比,要丢掉大汉江山社稷的上君,显然更加罪孽。
长安城中,时时刻刻都高扬着「陛下还朝」丶「上君归政」的呼声丶喊叫。
未央宫丶丞相府仍然未有动作,「少君的软弱」,终于激起了人心最恐怖的地方。
义纵动用了左冯翊的部曲,乔装改扮进入长安城。
左冯翊,是长安京畿地区,与京兆尹丶右扶风共称三辅,别称「三秦」,堪称长安的「肘腋」。
是长安城最后的屏障,如果生变,便是肘腋之疾,而今南北军不在,宿卫空虚,只要生变,长安立时危矣。
为了顺利让部曲进城,义纵联络了陇西李家,南军将领李沮,由李泪携军入城,入城后,部曲也会听从李沮指挥,「除伪蛟,迎真龙」。
李泪喝了一夜的茶,仔细回忆了太子掌权后,陇西李家在军中的势力变化,在黎明时分下定了决心。
调动了陇西李家在军中最后的精锐和亲信,会同左冯翊部曲,一共三千人借着替防丶换防进入了长安城,杀气腾腾往未央宫而去。
重演长安之变。
未央宫,宣室殿。
人在长安的麒麟阁臣齐聚。
当西边丶北边的捷报接连传入宫中,所有人都知道,闹剧,结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