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盛家开府宴,众生相(2 / 2)
王佑是她亲孙子,纵使她再疼爱女儿,可康晋终究是康家的子嗣。
她拧了拧眉头,将目光放在不远处正和一群官眷寒暄的王若弗身上,低声道:「等会我找机会跟弗儿说说,看她能不能让盛想个法子。」
「一个国子监名额,对现在的他来说应该不算难事。」
王若与闻言,抓着王老太太胳膊的手略微松了些。
「母亲,您一定要跟妹妹说,晋儿不能没有前程———」
「我知道。」王老太太打断她的话,低声道:「不过你也得做好打算,若盛不愿帮忙,就别再强求了。」
「让晋哥儿在家中好好读书,咬牙考中个举子,也能谋个一官半职。」
若康晋真是块读书的料子,她岂会这般着急。
怎麽偏偏,妹妹就能生出个好儿子来,连个庶子都是进士出身!
思及此,王若与心中妒火更甚,咬牙点了点头。
不多时,卫恕意带着小蝶来到众人的眼前。
妾室分为贵妾和良妾以及贱妾,三者境遇天差地别。
贵妾可帮忙打点家事,不得随意打骂,府中上下都得敬着几分。
原本沈从兴亡妻的妹妹小邹氏,便嫁入沈家为贵妾,沈从英为报大邹氏的救命之恩,还破格为她请封三品造命。
平日吃穿用度比正妻还要体面,更可堂而皇之跟随官人参加别家的宴席,与勋贵夫人们同席说话。
不过眼下大邹氏虽也是为救沈从英而死,但以沈从英现在的身份,可没权利为小邹氏请封造命。
沈从兴又已经是个废人。
因此,沈从英去岁亲自出面帮她在禹州寻了一桩婚事,又额外添了不少嫁妆,以报大邹氏的恩情。
「多日不见,卫小娘瞧着愈发容光焕发了。」
一名官眷笑着挽起卫恕意的手,她家中次子在卫凌魔下效力,对卫恕意自然格外客气余嫣容跟着起身来到卫恕意身前,盈盈一拜道:「长姐安好。」
卫恕意莞尔一笑,牵起余嫣容的手,轻声道:「托老太太和夫人的福,日子过得安稳,气色自然要好些。」
「装模作样!」王若与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自打那次吃,她心中算是彻底恨上了卫恕意和明兰。
「听我家三郎说,盛家七郎在武学里,骑射功夫样样拔尖,不愧是卫将军的亲外甥,就是不一样。」另一名官眷紧跟着开口。
卫恕意听到此话,脸上笑意更重了几分。
「柳哥儿就是生性好动,跟着皮猴似的,真担不得样样拔尖四个字。」
仗着有王老太太在,王若与眼珠子滴溜一转,挪输道:「卫小娘也过太谦逊了。」
「通汴京城的妾室和庶子,有这份体面的,你啊,当属头一份。」
卫恕意脸上笑意未改,转身看向她,缓声道:「康家姨母今日也来了啊。」
「听闻年初时,康家的后宅不大太平,有位尤小娘一尸两命,外头不少闲言碎语。」
「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可查清楚了?」
此话一出,几道目光齐刷刷落在王若与身上。
王若与紧握双拳,心口微微起伏着,没想到卫恕意竟敢当众提起此事。
她扯了扯嘴角,咬牙道:「是她自己命不好,雪天路滑,非要带着女使去院子里赏梅,不小心摔了一跤。」
「那日我恰好又在娘家,等得知消息赶回来时,人早就没气了,我心里现在想起这事还难受呢。」
说罢,王若与故意用手帕试了试眼角。
「可我怎麽听说,是失足坠进池子里死的?」一名官眷伸长脖子,满眼好奇的说着。
王老太太眸光微凝,「寒冬腊月池水结冰,哪来的失足,谣传罢了,当不得真。」
五年前,王若与毒死一个妾室,两年前打死一个,加上年初一尸两命这个,全都是她在帮忙料理。
那些妾室的娘家若有人找上门来,要麽威逼,要麽用银两利诱。
对于王家的事情,海朝云也有所耳闻,在她看来,这位康家姨母,绝非善类。
于是她打个圆场道:「喜庆的日子,提这些不相干的事情做什麽,外头宴席已经齐备,诸位大娘子请移步。」
王若与恨恨瞪卫恕意一眼,故作从容的扶着王老太太起身离开。
几名官眷见状,忙笑着附和,纷纷起身跟上。
「小娘——.」小蝶看着卫恕意,轻唤一声,心中有些担忧。
卫恕意眸光微沉,拍了拍她的手背,「没事,我自问从未招惹过她,她反倒一次次找上门来。」
「我若再忍气吞声,她今后必定得寸进尺,明儿有我这样的生母,也跟着丢脸。」
小蝶神色郑重的点了点头。
前厅内那边,文炎敬对着盛长柏恭谨行礼,「二姐夫。」
盛长柏微微颌首。
文炎敬行事谨慎,正直守礼,在翰林院风评甚好,对于这位妹夫的学识和为人,他心中自然满意的很。
「长柏!」顾廷烨和卫凌二人笑呵呵的来到他身前。
盛长柏面带笑意,对卫凌拱手一礼,二人的年岁虽相差不大,但终究差着辈分。
「往后咱们也得称长柏兄你一声小公爷了。」顾廷烨凑近身体,低声打趣着。
盛长柏在他肩上重重一拍,「可别,我家的爵位是靠娘娘得来的,哪能如此高调行事十「若是可以,我更想靠自己在朝中的作为,为家族挣来体面和尊荣。」
顾廷烨撇撇嘴,笑道:「天底下也就你这般实在了!」
「罢了,不逗你了,里头宴席快开了,走,咱们进去喝两杯!」
说罢,他扯着盛长柏的袖子就往里走,卫凌等人相视一笑,紧跟在他们的后头。
直到暮色四合,王若与才阴沉着脸,和王老太太一道坐进回府的马车。
对于帮康晋入国子监一事,王若弗刚提起,就被盛一口回绝。
一则,他是打心底里瞧不上康家。
二则,他清楚赵晗对缩减荫官一事下定决心,不容置喙。
朝中不少官员舒服了大半辈子,对考成法颇有意见,盛长柏又在考功司任职。
他刚获封国公,就帮康家的子弟入国子监,那些反对新政的官员必定会借题发挥,说盛家阳奉阴违,徇私枉法,甚至带着盛长柏一块弹劾。
事关整个盛家的前途,王若弗也只得如实回绝她们。
马车内,王老太太长叹一声,她只觉盛这个女婿不近人情,忘恩负义。
王若与心中恨意滔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