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盛家三房,出宫赏灯(1 / 2)
第185章 盛家三房,出宫赏灯
直到暮色四合,卫凌满怀激动的出宫,乘坐马车径直回到武伯爵府。
后院花厅内,灯火通明,暖如春日一般。
卫恕意身着月白绫袄,发髻间只有一支玉簪点缀其中,依旧是一副朴素无华的打扮。
不过举手投足间比起在盛家时,要多了几分舒展与从容。
余嫣容端坐在一侧,她的相貌和性情和余嫣然都有几分相似,温婉端庄,知书达礼。
在父亲馀四叔的薰陶下,她对书画也颇为精通,是汴京数一数二的才女。
卫凌的母亲卫老太太自打守寡后。
既要操持家事,抚育儿女,还得想方设法的赚取银钱维持家计。
多年来积劳成疾,落下不少病根。
以至于现在虽不到六十的年纪,看着却比盛老太太还要苍老几分,日日汤药不离口,一副朝不保夕的模样。
因此,余嫣容自嫁来卫家起,便执掌管家一事,还不习惯被人伺候的卫老太太直接免了她的晨昏定省。
余家上下就连远在山东老家颐养天年的余老太太和余老太师,都对这桩婚事满意至极。
毕竟余家已经不复当年,四个儿子当中只有长子在朝为官。
这些年一直不上不下,只靠资历和余老太师的门生故吏们的扶持,勉强熬到个四品官,升任三品无望。
长房一脉中就范氏生下馀二郎这个孙子,更是个扶不上墙的东西。
因此,能和卫家结亲,对余家来说,是实打实的好事。
待卫凌将诰命一事说出来后,众人无不满眼惊讶的看着他,尤其是卫恕意。
她从没敢奢望过,这样的荣光会落在自己的身上。
而且就算将来能得浩命,那也是盛长柳能入朝为官,立下功劳后的事情了。
「这是官家亲口允诺,稍等几日便有礼部官员来登门宣读诏书,」
「长姐今后出门应酬,便是正经的诰命夫人了,我看谁敢轻视于你。」卫凌说罢,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心中感慨不已。
余嫣容温婉一笑,轻声道:「恭喜长姐,这下官人也算放下一件积压在心头多年的大事了。」
卫恕意眼眶微微泛红,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对着皇宫的方向,恭谨一拜。
她清楚自己能得浩命,不仅是卫凌,也有明兰在后宫得宠的份。
见厅内众人情绪稍缓,卫凌又开口道:「我已经遣人去扬州把二姐一家接来京城。」
「二姐夫为人厚道勤勉,让他们今后在京中做些小生意,两家彼此也能有个照应。「
「好,好啊!」卫老太太连连点头。
「此去西南,不知何时才能归家,官家特准嫣容与我一道同去。」
「届时,家中诸多事宜,就全托付给长姐了。」卫凌神色郑重的看向卫恕意。
余嫣容闻言,不由睁大眼睛,心口不停起伏着,西南虽不比京中舒适安逸,但她更不想和官人分开。
「家中有我,放心吧,在盛家我也管过一段时间的家,这些事务还算熟稔。「
「你们在外切当,不必挂念家中。」
卫凌和余嫣容相视一眼后,轻轻点头。
几日后,魏国公府,盛紘休沐在家,这会儿正在寿安堂陪老太太一道用午膳。
只见桌案上摆着四荤四素,冒着蒸腾的热气,冬荣和刘妈妈等几名下人侍立在一侧。
母子二人安静用膳,只有碗筷时不时发出的轻轻碰撞声。
明兰入宫为妃,全哥儿又进宫伴读,慧姐儿由海朝云亲自教养,盛长枫和柳氏膝下又只有个念姐儿。
寿安堂比起往日难免要清净许多。
盛紘身居高位,又是当朝国丈,他心里清楚,自己能有今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运气好。
因此越发谨言慎行,极其爱惜羽毛。
徐家又有个得力的子弟在朝,在卫恕意的事情上面,他已经翻过跟头。
对老太太自然比从前更加敬重,嘘寒问暖,晨昏定省,一日都没敢漏过。
不多时,老太太搁下筷子,拿起一旁的手帕擦了擦嘴。
「听闻卫氏得了诰命,你让长柏媳妇今日备份礼送过去,也不必太过张扬,得体便好。」
盛紘闻言,当即搁下筷子,拱手道:「母亲说的是,儿子记下了。」
就在下人轻手轻脚撤去碗筷桌案时,老太太身边的一等女使翠微迈步而来,轻声道:「老太太,主君。」
「富昌伯和李娘子前来拜见。」
盛紘眉梢微挑,「哦?维大哥今日来怎麽不提前说一声。」
「让他们进来吧。」老太太神色从容,顺手将佛珠拢回腕间,在房妈妈的搀扶下,来到软榻旁坐下。
盛紘则整了整衣襟,微微挺直脊背。
不多时,只见盛维身着靛蓝锦袍,面色红润,李氏跟在他的身侧,周身气度都和刚来京城时大不相同。
「老太太安好。」二人恭谨一礼,落座后。
不等盛紘开口询问,盛维轻叹一声,沉声道:「三叔病逝了,绉老弟的书信今早刚到,松儿正在宥阳帮他们操办丧仪。
盛家三老太爷盛怀以,膝下唯有一子,名为盛绉。
此人和三老太爷一样,不思进取,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动不动就来盛维家中打打秋风。
盛绉共有一子三女,盛长梁丶盛秀兰丶盛慧兰丶盛月兰。
三房的三位姑娘幼时曾被盛绉等人硬塞到李氏身边养过几年。
秀兰乖巧听话,从不多言多语。
慧兰心计颇深,不止一次为些鸡毛蒜皮小事和品兰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至于月兰,性情乖张,品行不端,屡次偷盗淑兰的衣物首饰,就是被当场抓到也矢口否认,倒打一耙。
就连素来不对付的墨兰和如兰都对她一致的讨厌。
明兰跟随盛老太太前往宥阳时,月兰尚未出嫁。
见到盛纭和李氏给她金银首饰,眼红的不行,费尽心思想要占为己有。
不过明兰并未让她得逞。
多年前,秀兰在李氏和盛维的帮衬下,嫁给隔壁县的一个秀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