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小雷舞团【万更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第139章 小雷舞团【万更求订阅】

「这套模式重点在于招商,如果是我自己招商,需要跟平台方的沟通成本很大,但平台方自己招商给我下单,那就会省去很多麻烦,我这是为了效率考虑。」王曜看出了宫宇的疑惑解释道。

「采购价格区间?」宫宇听后若有所思,有些道理。

「按分钟,1W/分钟,分为5/15/30分钟,三档类型,匹配不同类型的GG,穿搭日常类5分钟足够,但是类似3C丶汽车甚至保险这类,有可能需要一个完整的30分钟短剧。」王曜解释道。

「这个价格不便宜,几乎比得上电视剧了。」宫宇闻言皱起眉。

怪不得走采买合作,原来是狮子大开口了,国内现在一线电视剧有些都要不到1分钟1万这个高价。

「定制类自然要贵一些,但相比TVCGG还是便宜的,宫总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招商。」王曜笑了笑。

相对比传统TVCGG,王曜这套模式不但能直观看到转化数据,而且还可以通过充值千度买流量导流,放大转化,确实很有吸引力。

「《校花》这个节目我可以直接采买吗?」宫宇笑道。

「《校花》目前一共52期,一周4更,全年200期,粉丝量百万级,转化销售额一百多万,如果宫总想买,成本不小,今年这一季最少1500万,毕竟是个已经成型的节目了。」王曜笑道。

「价格确实不便宜。」宫宇咂舌。

《校花》1集才不到5分钟,这个要价远高于均值,但也没办法,因为节目已经成型了,就是有资格溢价的。

「《校花》有具案例的价值。」王曜微微一笑,用这节目直接可以招商穿搭和饰品类客户。

「如果我想独家合作兴趣电商,需要付出什麽代价?」宫宇又问道。

「模式没办法聊独家,因为很容易被借鉴也没办法申请专利,最终比拼的是内容质量,所以价格也都是浮动的,我唯一能保证的就是,以我公司现在的体量,每年生产量应该不到两万个小时。」王曜想了一下。

罗红名一个小组8个人,每周能出30分钟左右的视频,在保证质量情况下,同时推动10个小组应该问题不大,再加上公司的其他执行岗位的集群效应,成本和销量都能有所提升。

宫宇倒吸一口冷气。

这就是变相逼着奇异果直接签署个2亿的年框合作嘛!

要是签少了,溢出部分的产出就会到其他平台。

而且最难受的是,这个代价他刚好可以承受!

「好的,情况我知道了,采购合作估计就这两天就能给答覆,在此期间,在下有个不情之请,王总能否不去接触其他平台?」宫宇笑呵呵的说道。

「我跟宫总也算相谈甚欢,没问题。」王曜爽朗一笑。

「王总是个能交朋友的。」宫宇大喜。

随后宫宇带王曜参观了一下奇异果公司的各项技术,他是技术流,一直相信技术改变世界。

不得不说,相对比其他平台,奇异果初期的很多方面都处于领先。

跟奇异果的合作,看似王曜给他们提出了许多战略上的价值,但实际上,不管是版权还是兴趣电商,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收效盈利的。

行业发展是巨头们推动的,王曜自然没有推动的能力,他优先要保证的是手里的资源可以快速流动起来,版权这个东西是优质资产,最多只能短期质押,不可能转卖。

但兴趣电商这个东西,乍一听很有前景,实际上这东西短视频时代都没有彻底推动起来,眼下根本没有生存土壤,《校花》的模式只是种草效应红利,真正引导消费的还是木兰街的二次种草。

所以即便把这套逻辑交给奇异果和千度,他们也只能走上一条望山跑死马的邪路。

因为千度暂时不会放弃电商这个领域,它们即将投入的团购大战中重注试图突围,王曜希望的是能够借宫宇的嘴,将这套模式引发千度的注意,这样后期团购大战时,说不定大量新鲜热钱有可能流向王曜。

这其实是个带毒的果子,但对于千度异常香甜。

而且跟奇异果合作的好处是,它们初期过度依赖内容,会将优质流量全部导入《校花》这类的采购项目。

但实际上,这个项目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依旧是在王曜手中。

一个是艺人,千度灌入再多的流量,最后受益的还是台前的艺人。

二是木兰街,视频想要转化是要依赖评论区引流,跳转到木兰街二次种草才能促成成交,光靠跳转成交的比例会非常低,毕竟是泛流量。

相当于千度将大量的流量灌给项目后,最终滋养的是星火的艺人以及木兰街。

即便千度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因为要扶持奇异果的新模式,也不得不按着鼻子吃下这个带毒的果子。

毕竟,有的吃,总比没的吃强。

这就是模式的力量,这就是为什麽PPT可以圈钱的原因。

巨头们投资看中的向来是新意和概率,因为能稳赚的生意都可以直接抄发达国际的作业,但想要本土复刻比的却是新意。

王曜婉拒了宫宇晚饭的邀请,去检验苗淼新编的舞剧。

京城地质礼堂,作为第一批市场化转型的文化综合性场所,在京城文艺圈十分有名。

几十年间经过多次扩建修整后,如今是一处建筑面积5000平的三层剧场,拥有一个1300座的主剧场和三个百人小厅,配备专业灯光丶放映系统,可满足中大型演出和电影会议需求。

07年之前这里主要是以电影放映为主,近些年随着一些小剧场产业复兴,逐渐向剧场租赁和小型演唱会方向发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开新麻花剧团,最近两年几乎每周都能承包主剧场的票房。

为了保障舞剧的效果,苗淼自费租了旁边的百人小厅表演,可见其重视程度,王曜到的时候,她们还在准备最后的彩排和调试。

因为原版《红娘子》的故事太过宏大,光是编排成本就非常重,苗淼从中截取了部分然后又让肖扬他们帮忙改编了个小故事,主要就是讲3个不同性格女孩在加入队伍后的故事。

王曜扫了一眼,竟然有几分《芳华》前期的影子,不过这也是大多数歌舞团的日常缩写。

舞剧没有台词,全靠肢体表演和灯光,苗淼肯定请不起专业灯光道具团队。

估计只能全靠肢体张力表演,听倪霓说这个舞剧还得到了京舞老师的支持,这次主演除了苗淼和金宸李一浵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京舞师姐妹参与,大约有二十几人的规模。

王曜当时只是临时起意,以为苗淼弄个独舞什麽的赏心悦目就行,没想到搞的这麽重视。

公司不少同事都来围观了,甚至还有几个陌生面孔。

「王总,这位是开新麻花的章晨,这次舞台灯光章总帮了不少忙。」倪霓见他来了,带着一个长发眼镜男子介绍道。

「王总久仰大名,神交已久啊。」章晨笑容满面。

「章总您好,感谢对我们的帮助。」王曜虽然不太了解情况,但还是先寒暄两句。

提起开新麻花,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沈藤马莉等人,但圈内人却对章晨更为重视,作为线下剧场行业的领头羊甚至挽救者,他的地位相当于相声界的郭德钢了。

一己之力不但让几乎已经落寞的线下喜剧舞台剧存活了,后来甚至间接改变了喜剧电影和喜剧行业的走向。

而最离谱的是章晨跟易小惺一样,最开始都是个土木佬,不过章晨更多的是在运营和市场端的敏感。

他将传统舞台剧结合音乐剧等剧种,开创了特殊的麻花形势之外,还用工业SOP将创作→演出→衍生→演员孵化四位一体的产业链模式,稳定向剧场和喜剧圈输送人才和内容。

四审制度和AB角模式更是保证了内部良心竞争。

开新麻花的成功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题材的成功,而是工业思维的范式成功,这位绝对是稀缺人才。

「王总言重了,举手之劳而已,要不是时间仓促,肯定能把舞台呈现的更好,我一直对看片儿网很关注,王总这是要涉猎线下剧场票务?」章晨是典型的商人思维,会通过现象倒推原因。

「这个领域要跟大卖网竞争,哪里竞争得过?是我个人对舞剧感兴趣,想弄个舞蹈类综艺看看有没有市场。」王曜笑了笑「不过我们现在有很多线下院线,都有舞台基础,章总以后要是有剧场需求,倒是可以跟我们合作。」

看片儿网目前已经有300多家合作影院了,其中有不少都是早年老剧场改建的,很适合线下剧场合作。

「那太好了,我们今年正好在全国拓展了20个城市,准备给新剧《白日梦》做巡演呢,不知道能不能与看片儿网论坛宣传一下提前预售?」章晨闻言顺势道。

「20多个城市巡演?规模不小啊。」王曜微微挑眉。

他对线下剧场行业不太了解,没想到这个时候他们就有如此大的市场基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