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2 / 2)

加入书签

徐氏虽不解,但还是乖乖应了声。卢老夫人心里安定了些,觉得这么嘱咐过,侄媳妇应该会听的,十四那晚自然就会没事了。她正想再问几句孕妇起居饮食的话,免得有什么差迟,忽然听到丫头来报,说五姑太太来了,她便板起脸,道:“既然你有客,我就先回去了。”

徐氏忙道:“五妹妹也不是外人,六伯母留下来吃饭吧?侄媳妇已经交待厨房加菜了。”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ě?n?????????????????????则?为?山?寨?佔?点

“不用了。”卢老夫人立时便起了身,“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我不放心。你不必送了,我改日再来看你。”说罢便往门外走,迎面遇上了九房的出嫁女钱大奶奶,脚下一顿。

钱大奶奶面上讶色一闪而过,端端正正、斯斯文文地笑着向伯母问好,卢老夫人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便向外走去,徐氏忙叫丫头嬷嬷去送人,方才招呼钱大奶奶进门。

姑嫂俩寒暄几句,钱大奶奶便问:“六房的老太太怎么会来?往日也没听说她跟嫂子亲近呀?!”

徐氏笑道:“前些日子在九婶那里遇见了,说了一会儿话,她便来看了我两回。六伯母是个老到的,提点我不少事呢。多亏了她老人家,我这些天没那么难受了。”

钱大奶奶看了一眼她的肚子,心里有些发酸,勉强笑道:“嫂子真是个有福的,上回生小十一的时候,人人都说嫂子伤了身子,没想到才几年功夫,嫂子就又怀上了。这一胎要是个闺女,哥哥就儿女双全了呢。不象我,进门十年,只有一个丫头。”

徐氏见她说话不好听,笑了笑,没回答。钱大奶奶却主动把话题引到卢老夫人身上:“方才看六老太太的做派,仍是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实在让人看不惯。前些日子听说,她为了孙女受惊的事,跟长房闹起来了?大伯母给她赔了不是,又送药送银子,东西堆满了整个院子,她还是不依不饶的。嫂子你说,老太太这样是不是太过了些?九丫头也没什么大碍,她犯得着闹这么大么?!长房是什么样的人家?这样低声下气地,还不够?!”

徐氏在顾庄上住着,对实情了解得清楚些,心知小姑说的话有所偏颇,但她不是爱嚼舌的人,便笑道:“毕竟是唯一的骨肉,怨不得六伯母着慌。后来事情也平息下来了,听说小七亲自给九丫头赔了不是。论理,他也太胡闹了,受个教训也好。”

钱大奶奶不以为然:“我见过小七几面,不过是个半大孩子,又聪明又伶俐,最知礼不过了,怎会胡闹?我看哪,分明就是九丫头胆子小,兄弟姐妹们跟她玩笑,她却玩不起来。一个小丫头,又被她祖母拘得狠了,没见过世面,又娇惯,经不得风,才会病了。六老太太不过是迁怒罢了。她有那闲情,还不如好生管教自个儿的孙女,别把孩子都养得象只小猫似的,半点风雨都经不起!”

徐氏知道小姑的嘴巴向来是不饶人的,不想跟她多加争辩,横竖六伯母又已经走了,屋里的丫头又是自己的亲信,不会把话传出去,便装作不经意地,说起了天气,担心过些天下雨,会影响秋收,渐渐地将话题移开了。

到了七月十二,天果然下起了大雨。开始只是午后连着下两三个时辰,到了十三日夜里,大雨就一直没停过,直到十四日中午,才略小了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