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2 / 2)
包拯有些无奈,动了动嘴,还是闭上了,脸上并无丝毫紧张。
这不是装的,他是真淡定。
狄进想到历史上的包拯,如果说自己是想要进步的代名词,那包拯就是反过来的例子,年纪轻轻考中进士,前程一片光明,然后居然不当官,直接回去侍奉双亲了。
注意,不是爹娘去世了,为爹娘守孝,而是爹娘还在世,包拯回去孝敬爹娘了,等到爹娘去世,包拯再为爹娘守孝,就这般一直到十多年后,才出来正式当官,同科的韩琦都升任枢密副使了,文彦博、王尧臣也离两府不远了。
这是真的孝顺,绝非为了迎合价值观表现出来的孝子,但正因为起步太晚了,包拯名气虽大,最后的官职终点实际上不算高,主要是在百姓中口碑好,后来借助戏曲演义为后人皆知。
而此世的包拯,狄进打听过了,其父早已去世,只有一位母亲在庐州,身体健康,还盼着一起和儿子来京师,是被包拯好说歹说,才劝服留在庐州。
毫无疑问,这样的娘亲根本不需要他回家专门侍奉,包拯科举取得功名后,应该能直接得官,狄进不免都有些好奇,如果包拯不再有十几年的官场真空期,他的终点会有多高?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Y?e?不?是?í??????????n????????⑤?.???????则?为????寨?佔?点
“不管了!”
公孙策大手一挥,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又看了过来:“仕林,你明天不会连省试的榜单都不去看,让我们代劳吧?那未免太……”
狄进知道那就太装逼了,还是要平易近人些:“省试放榜,我是要去去的,今夜两位不妨在这里好好睡一觉,明天一早,同去看榜如何?”
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压天下四百军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
事实证明,不仅仅是公孙策一个人失眠。
放榜日走在京师的街上,随时可以看到神情萎靡、彻夜未眠的士子,甚至有的顶着黑眼圈出来,这是失眠好多个晚上,恐怕考完后就没有安睡过。
殿试定高下,省试定去留!
省试通过了,殿试是很少黜落人的,基本上一个进士功名就到手了,只要位列榜上,哪怕是最后一位,他们以后的人生也将大不一样。
所以当放榜日清晨,三更天的时候,就有士子裹着大衣,来到国子监外苦苦等待,以致于天刚蒙蒙亮,国子监外已经是人山人海。
这完全不夸张,要知道考生本来就有四千多人,再加上家人仆从,闲汉牙人,还有那些摩拳擦掌准备来捉女婿的商贾富户,国子监门前二十多步宽的大街,已经是水泄不通。
熟悉京师路况的人都知道,马车在这一天是万万不能走这条街的,否则一上午就堵这里了,哪儿都去不了。
狄进、包拯和昨晚还是没睡着的公孙策,是五更天从家出发的,到国子监那条街外时,人都有些傻了,这样子要挤到什么时辰啊?
“公子,俺们来开道!”
铁牛和已经恢复了身体的大壮挺身而出,这個时候就要看他们的了,保证硬生生开出一条路来。
“且慢!”
狄进制止,有些士子冒着寒风早早就来这里等,理应让他们先看,这个时候靠着仆从身强力壮奋力插队,就太没有道德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