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5(2 / 2)
作为鞍前马后,真正忙碌的接伴使,他只能厚着脸皮,前来讨要。
狄进心中失笑,这部话本对于当代娱乐享受匮乏的勋贵,杀伤力倒是十足,无论宋辽。
所以他才会尝试性地翻译成契丹文字,毕竟翻译不同,意思差的也很远,为了辽国市场,他是用了心的。
现在萧惠既然爱看,自然不吝分享,并且借此传播向更多的辽人贵族。
只不过此时此刻,他的注意力,被远处巍峨的城门吸引了。
燕京到了。
辽分有五京,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中京大定府、上京临潢府和南京析津府,最后的这座析津府又被俗称为燕京,也即是后世的北京。
无论是首都情怀,还是燕云十六州回归中原的重要性,都让狄进为之瞩目。
实际上从疆域来看,燕云之地相较于广袤的辽国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但北面辽阔的草原往往是地广人稀,而就这片小小的燕云地区,却是辽国的农业经济中心,也是主要的赋税来源地。
网?址?f?a?B?u?y?e?ǐ??????????n????????????????o??
仅南京析津府一地,就是“兵戎冠天下之雄,与赋当域中之半”,燕云地区众多的汉民人口,为辽国提供了兵源、军械和粮草,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契丹统治阶级才会将权力分享出一部分出来,提拔汉族的官员和将领。
毫无疑问,这里是南边甚至整个辽国最为繁华的城市,哪怕及不上汴京,却也是车水马龙,入城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但相比起汴梁的有序入城,萧惠所部当先开路,那些排队的百姓忙不迭地退到两边,然后纷纷垂头甚至跪下,完全不敢直视契丹贵族,以免遭到无妄之灾。
狄进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耳朵忽然一动,隐约听到几句话语飘了过来:
“听说了么?渤海人又起兵造反了!”
“还以为什么新鲜事呢,渤海人哪一年安分过?”
“这次不同,听说渤海人挖出了一处密藏,招兵买马,势力大增呢!”
第三百五十三章 杨公宝库的传奇故事
“嗯?”
交谈声断断续续,却清晰地传入耳中,狄进眼角余光一扫,就见三四个并不起眼的汉子位于人群中,为首之人还朝着这边望来。
似乎感受到了狄进的注意,对方微微点了点头,带着身边的人,迅速没入恭敬的百姓中,消失不见。
“姐姐联系上马帮了……”
狄进心里有了数,收回目光,脑海中闪过辽东的局势。
历史上的明年,一位名叫大延琳的渤海遗民,会在辽东起兵反抗辽庭,攻陷东京,建国号和年号,最终历经一年多时间,才被镇压。
由于辽国的史书记录,远不如宋朝详细,也没有相关联的名著宣扬,这个大延琳才没有什么名气,不然的话,他造成的动荡可是堪比方腊起义,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可惜的是,这一次起义的失败,也几乎耗尽了渤海遗民最后的反抗力量,后续就是较为零星的小动乱了,再也不成规模。
而现在辽东的风波,是不是大延琳提前起事了,还犹未可知,但盗首持渤海秘卷北上,又有欧阳春的马帮势力在,显然让辽东的局势添加了几分新的变数。
狄进默默思索,一路波澜不惊地到了驿馆,翻身下马。
早已被下人打扫好的屋舍空出,恭迎使节团的大驾,待得众人纷纷入住后,一位唇红齿白,面如满月的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