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5(2 / 2)

加入书签

吕公孺知道这位是包拯举荐的,而包拯是师父最信任的好友之一,如此关系让他不用特意藏着案情:“展哥哥,那个护卫首领齐大有消息了么?”

“没有!”

展昭知道这位也了解案情,并不诧异,轻叹一口气:“大相国寺已经问遍了京师大小寺院……”

吕公孺安慰道:“展哥哥莫急,大相国寺内收拢了佛门的各派分支,由他们寻找,肯定能寻到人的!”

展昭道:“我自是信得过大相国寺,只是有些担心,齐大已经离京,那时天下之大,就难以追寻了!”

顿了顿,展昭又道:“而且昔日有人目睹齐大,以僧人之貌在京师现身,但过去这么久,万一此人再度还俗,隐于京师内,茫茫人海,也难以寻找啊!”

吕公孺点点头,表示认同,又聊了几句,继续往书房走去。

但刚往前走了几步,他身躯一震,脑海中仿佛劈过一道闪电。

“我明白了!死者头顶上的古怪痕迹是什么了……”

“那是戒疤!”

“夏府别院的死者,是一位还俗的僧人!”

第四百零七章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夏府别院的门客遇害,死者头顶有戒疤,疑似还俗的僧人?”

狄进回到家中,听了吕公孺的全程讲述,目露沉吟:“你觉得死者是齐大?”

吕公孺难以确定:“与江南巨富案有关的还俗僧人,不会有太多,但若说这人就是齐大,是不是有些太巧合了?而且如果此人是齐大,那与他一起监视褚老的另外两人,又会是谁呢?”

狄进问道:“褚老受三人监视,是你和夏安泽到了后院,才发生的么?”

毕竟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吕公孺记忆清晰,笃定地道:“我们到了后院,那些门客都有些敬畏,没有胡乱走动,包括这三名监视者的位置!”

狄进道:“也即是说,你还未到那里,这四个人实际上就处于一种监视与被监视的微妙关系,当你们出面,仅仅是提到了崔致庸的名字,尚未有任何深入的问题,双方就有了激烈的反应,而后当晚就发生了凶案!”

“本就剑拔弩张,自是受不得任何刺激……”吕公孺明白了:“可他们为什么不早对褚老下手呢?”

狄进道:“因为褚老位于夏府,宰执府上的门客,岂是轻动的?现在夏公去了陕西,不仅威慑小了许多,出了事情还会被府内的管事主动压下,再加上江南之地又起风波,或许他们也知道追查旧案之人正在不断接近,才会铤而走险,加以灭口……”

“师父英明!”

吕公孺连连点头,又提出疑问:“可褚老却安然无恙,死的反倒是那三位门客里的一人,是这位深藏不露,有自保之法?还是有别人在暗中保护他?”

“老江湖一般都有几手自保的法子,但那般痛快利落地反杀了监视者,倒像是后者了!”

狄进道:“褚老对你说,这起案件不止涉及到一位地方富商和几个江湖大盗,说明此人不光是江湖消息灵通,更像是当年的知情者之一,之所以隐瞒真相,应该是觉得凶手势大,寻常人难以奈何,同样也担心祸及家人……”

吕公孺琢磨着道:“所以暗中保护褚老的,是不希望当年的真相被埋没之人?”

狄进微微点头:“有这种可能!而且死者一击毙命,要么就是被亲近之人所杀,没有防备,那另外两个监视的门客就有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