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6(2 / 2)
相比起冒失的儿子,很快幕僚转出,将详细情况禀告,韩亿闻言露出厌恶之色:“此等不认其父的武人,难当大任,岂可举荐?”
韩纲怔了怔,有些下不了台了,嘟囔道:“可论资排辈,河东各州的兵马钤辖,就属他最合适,我们如果不荐,既得罪了康将军,又被狄……狄待制抓住了把柄,岂不是正如对方所愿?”
儿子这话一出,韩亿也不禁愣了一愣。
论资排辈,康德舆还真是最合适的,如果他反对康德舆,那似乎就没道理反对狄进资历不足,为经略安抚副使……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页?不?是?ì????ü?w?e?n?Ⅱ??????⑤?????????则?为????寨?站?点
沉吟半晌,韩亿沉声道:“狄待制将此事安排给你们两人,确属应当,然举荐人选,是要担责的,尤其是这等对外的关头,丰州康德舆恐难当大任!”
眼见韩纲要开口,他抬手制止,目露坚毅之色:“所幸备征将领不止一位,这份名单由老夫来拟,值此国朝危急时刻,老夫身为并州知州,责无旁贷!”
第四百三十七章 狄相公的经略布局
并州驿馆。
狄进正在写奏劄和信件。
奏劄的内容,是辽夏动向,河东局势,呈交中书。
书信的对象,则分别是吕夷简、陈尧咨和公孙策。
狄进此番任命,朝堂的效率可谓雷厉风行,因为辽国和西夏异动,争分夺秒,容不得慢慢商议定夺,他是担任了救火之责的。
所以来到河东后,他也早早传信机宜司,让大荣复前来候命,将信先传向雁门关外的辽军将领萧惠,争取到前方的缓冲时间后,再来解决内部的矛盾。
与此同时,两府还在激烈讨论,河东路经略安抚正使的人选。
以王曾为首的一派老臣,极力反对狄进的任命,但现在任命已经下达,更改是不可能的,不过由于他是副使,还能争取正使之位。
正使必定是资历深厚的年长臣子,此人到底持怎样的态度,会不会愿意支持狄进在前线的策略,朝廷给予的便宜行事之权,此人有没有担当魄力,都是关键。
狄进写给吕夷简的信件,就是围绕此事展开。
当然,他的目的藏于字里行间,很是隐晦,表面上依旧阐述的是前线辽军的动向,统军萧惠的性情还有河东帅司的人手短缺……
这位宰相从来不是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是一位可靠而又脆弱的盟友,各取所需时可靠,一旦达成了自己的目的,随时会翻脸不认人。
所以狄进还要就朝廷与地方局势做出分析,吕夷简终究是老成谋国之辈,自会有所决策。
一封信足足写了半个时辰,待得最后一个字落笔,等待墨汁干涸,狄进都不禁吁出一口气:“经略相公还是不够啊,我若为宣抚使,哪里还有这些事?”
真正能够统领一路军政大权的,实际上是宣抚使。
名字中带了个“宣”字,体现的就是“代天传诏”,这個职位由唐朝后期开始出现,到了宋朝不常设,最初是巡视地方、存问官吏百姓,后来演变为一路或数路的军事统帅,抚绥边境、宣布威灵、统兵征伐、安内攘外皆为其责。
比如庆历八年,参知政事文彦博任河北宣抚使,镇压贝州弥勒教王则之乱;皇祐四年,枢密副使狄青出任宣徽南院使、荆湖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一举平定侬智高之乱;北宋末,童贯以太尉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握有朝廷内外军政大权,连金攻辽,后被辽大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