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1(1 / 2)

加入书签

至于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的人选,王曾还真的考虑过了韩亿。

这位同样久历地方,官声颇佳,虽然由于妻子的出身,看似与吕家有了姻亲方面的关系,但实际上,王曾当年能够入两府,同样是得到名相王旦的看重与举荐,他这些年与王旦的女婿韩亿多有书信往来,两者的关系反倒比吕氏更加亲近些。

只是现在夏竦的信件提醒,让王曾也有些迟疑。

韩亿会这么快地站到狄进一方么?

难道他丝毫不关心朝堂局势,对于自己和吕夷简之争,半点不知情?

王曾有些失望,将信件仔细看了两遍,决定慎用韩亿。

只是慎用,不是不用。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王曾不会听信一面之词,就仓促决断。

哪怕他也知道,夏竦所做的,肯定不止是给自己写信,这位在前线立功的宰执大员,同样在朝堂上颇具影响……

“相公,有并州来的急信!”

正考虑着内外的风起云涌,伴随着脚步声,下仆匆匆来到书房外:“是韩待制的书信!”

“哦?”

王曾露出喜色,站起身来。

这封信来得及时,能够亲眼看到韩亿的解释,他也能了解前线的真实情况,由此作出判断。

于是乎,王曾接过信,回到桌案前,拆开后,就这那熟悉的刚正字迹,飞速阅览起来。

然而这回看着看着,这位首相的脸色就沉下,最后眉宇间都忍不住泛出怒意。

政治是讲究平衡的,此前吕夷简占了上风,事后也对他这位首相毕恭毕敬,同时连太后和官家都予以安抚,这就是平衡。

现在韩亿的字里行间,却对于河东路安抚使,有着当仁不让之势,比两府宰执都要笃定,岂非要他这位首相一退再退?

“哗啦!”

深吸一口气,王曾神色缓缓恢复平静,只是放下信件的声音还是大了些,丢到了一旁,再也不看一眼。

第四百三十九章 韩纲:狄相公以德报怨,我家不能不懂事……

忻州。

秀容县。

远山近水,一片片淡绿印入眼帘,峰峦叠嶂的五台山到了。

且不说送信回归、赶上大部队的荣哥儿和一路护送的铁牛,悟净也从囚车中下来,定定地看向远处绵延的山脉。

他们从小长大的地方,回来了。

古代有四次重大的灭佛事件,统称“三武一宗灭佛”,三武者,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者,即后周世宗柴荣。

那也是五代十国期间,唯一对佛法的强烈排斥,听起来很遥远,但距今也就是七十多年前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