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3(1 / 2)
。”
“是!”
护卫去了,狄进又道:“韩公若是调离并州,谁会接下知州之位?此人可一定要熟悉河东局势啊?”
“仕林不必担心!”
贺泉道:“陈枢副举荐,原任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转运副使的的杜公衍,可当重任,瞧着王相之意,也应允了!”
王曾赢了一次,罢免了韩亿,接下来又有陈尧咨举荐,再加上杜衍历任河东提刑官、河东转运副使、陕西转运使,才能和资历都足够,王曾便也顾大局,识大体,应允了这个提议。
由此两府经过分歧后,重新达成一致,陕西转运使杜衍调任回京,原本拟任三司户部副使,现以枢密院直学士,知并州,兼河东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
狄进颔首:“太后、官家圣明,杜公久在河东,是合适的人选!”
顿了顿,他又露出微笑:“杜公于我也有知遇之恩,我当年一介寒士,籍籍无名,是得杜公赏识,寄应开封府,才有了后来的及第!”
“是啊是啊!”
w?a?n?g?址?f?a?B?u?y?e???f?????e?n?????????5????????
贺泉口中附和着,眼神闪烁,仔细观察。
他此来,一是受吕夷简所托,传达最新的朝堂进展,二者也想试探试探,这位到底于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结果却什么都没看出来。
不过有一点,他却是明白了,这位狄三元不仅得太后和官家赏识,在两府中也有坚定的靠山。
送走了一位支持者,又迎来了一位更铁杆的支持者,还任谁都挑不出理由来。
当真厉害!
由此可见,借着这个机会,结交上这位如今已是待制重臣,今后还不知要在两府执政多久的朝堂要员,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接下来的交谈,贺泉曲意逢迎,狄进也平和以对,两人相谈甚欢之际,也对河东如今各州县的班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待得天色暗下,韩纲终于被领入了驿馆。
他显然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想要竭力维持平静,但那难看的表情,终究暴露出了心中的不宁。
韩亿写信时,是韩纲在边上磨墨,当然也看到那信件中所写,他当时是觉得父亲不该那样写……
理论上父亲身为并州知州,龙图阁待制,无论是资序、地方功绩还是所处的官职,都足以担任河东路经略安抚使,那为什么不直接安排呢?
不就是朝堂上有分歧,犹豫不决么?
或许父亲觉得当仁不让,但在别人看来,这封信件就是向两府要官啊,有损声誉不说,那位王相公不会觉得冒犯吧?
对此韩纲只能安慰,王相公与父亲的关系够稳固,能够理解父亲一片报效国朝的拳拳之心。
结果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狄相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