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62(2 / 2)

加入书签

“我看就是威胁!”

公孙策冷冷地道:“玉石不与瓦砾相争,仕林是何等身份,他又是什么身份,自是以为能令人投鼠忌器罢了!”

包拯目光微动,不再多言,正色道:“我们现在能帮到仕林的地方,就是在京师擒获‘组织’的关键成员,用以遏制河西的‘司命’!”

公孙策颔首道:“是啊!从‘组织’此番的行动来看,‘司命’在河西缠住仕林,‘司伐’则带人来了京师,趁着朝堂相争之际,搅弄风雨!可惜上次差点就抓住了‘百工’,如果拿下此人审问,‘司伐’就有清晰的线索了……”

早在“司命”现身之后,狄进就写了一封书信,让迁哥儿快马送到了京师公孙策的宅邸中。

信中说明了河西的近况,“狄元靖”的现身还有对“组织”将有重大图谋的推测。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ī?f?ù???e?n???????????????ò???则?为?屾?寨?佔?点

仕途上的其他好友,狄进不会早早告知,比如王尧臣、韩琦、文彦博,并非信不过他们,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

同科进士里,王尧臣等人都是标准的儒士,极重孝道人伦,他们哪怕相信回来的狄元靖是假,也难免束手束脚,包拯和公孙策则是用破案的思维对待,更能旁观者清。

共享案情,也让包拯和公孙策有了警惕之心,哪怕“组织”真的要在京师兴风作浪,只要有这两位坐镇,狄进相信,他们也能破坏对方的阴谋诡计。

事实证明,两人做得很好,敏锐地察觉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甚至找到了“组织”的一个关键窝点,擒获了一批人使。

根据人使的交代,“司伐”的左膀右臂,代号“百工”的“组织”成员,是这群人的首脑,而近来“组织”确实将大量人手从各地调往京师,显然是有一场大的图谋。

公孙策为此斗志昂扬,包拯则十分郑重,再将信件看了一遍,有了计较:“首先,我们需要做好防备,河西的‘司命’如果要坏仕林的孝道声名,闹到中枢,我们得及时向太后和官家上报,先一步澄清真相!”

公孙策颔首:“这段时日要盯住街头巷尾,尤其是瓦舍勾栏,那里是最容易传播消息的地方,不能放任贼人先行散布谣言,沦入被动!”

包拯道:“其次,得再去机宜司的牢狱探一探,那几個与‘组织’相关的要犯,身上或许还有线索!”

公孙策皱眉:“‘长春’研究解药,已是疯了,确定是真疯,‘祸瘟’本就年迈,被关入牢内,不得施展,如今也已是奄奄一息,他们身上还能得到什么线索?”

包拯道:“‘金刚会’的首领宝神奴呢?”

“他啊?”

公孙策先是一怔,相比起“组织”的威胁,“金刚会”早就是昨日黄花,别说这个谍探组织,就连辽国近来都明显处于蛰伏状态,再也没有以往雄踞北方,动辄南下的咄咄逼人。

而宝神奴之前被提出去,与狄进一起去往河东,用完之后,又被押回了机宜司大牢内关押,公孙策也去看过此人一回,发现对方的精气神已是大不如前。 网?阯?f?a?布?y?e?????μ???ě?n???????????.????ò??

对于这些曾经的枭雄之辈来说,有时候问斩反倒是一种解脱,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横竖都是一死,但这种长期的关押,眼见着希望一点点逝去,所有的秘密被扒得干干净净,才是真正的痛苦折磨。

公孙策痛恨宝神奴曾经以乞儿帮“大爷”的身份,残害了多少无辜人的性命,自是不会有半分怜悯,可心里也将此人遗忘了。

这位暗谍之首对于“组织”来说,不过是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罢了,当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