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9(1 / 2)
的合理与高潮的激情,同时趣味性不够,日常也缺乏细节填充,都是可以改进的地方。
这本书两百多万字,写了一年不到,内容并不长,但真的带给我不少启发,上一本李元芳是高潮足够,但中后期的节奏出了问题,到了结尾又圆了过来,故而整体感觉不错,这一本属于四平八稳,除了开头平庸些,整体节奏倒是一直把握得还行,前后串联,该圆的细节也都圆上了,但高潮部分缺乏激情,又是一大缺陷,不然的话成绩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这两本历史探案类写完,新书具体写什么还没想好,接下来先履行承诺,把番外写一写,弥补一下正文里面没能交代的后续发展,在这个过程里也好好琢磨一下。
最后,十分十分感谢一路陪伴的你们,在此祝大家中秋快乐,幸福美满,万事大吉!!
第六百三十二章 番外第一章 《司马光遇害事件》
汴京。
太学。
自明道二年,执政太后刘氏驾崩,谥曰庄献明肃,国朝改元泰定。
泰定四年,河西路安抚使范仲淹回京任职,力主兴学,认为国子监房屋狭小,不足以容人,且教学无方,规制混乱,部分学子常年停留其中,以求在锡庆院重立汉唐所重的太学。
官家予以采纳,重立太学,招收官员子弟及庶人俊异,有教无类,不分贫贱。
泰定六年,太学分内舍外舍,择优秀的百名学子为内舍生,由朝廷供给饮食,其余为外舍生,不收学费,可纳斋用钱,一并在官厨就餐,贫者减半。
泰定八年,太学三舍法实施,分成上舍、内舍、外舍,规定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每年参与考试,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再为上舍生。
自此,太学学子渐渐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会议处,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
泰定九年满,改元致和。
今。
致和三年。
决明斋内。
一所竹林掩映的重门深院,门前芳草如茵,院后小径蜿蜒至深处,却是一座小小的练武场。
一位十三四岁的白衣少年于场中耍着长枪,枪随身走,身随枪行,一套枪法使得威风凛凛,引来周遭的同窗纷纷喝彩。
练了两刻钟左右,他的气息才稍显不匀,探手将长枪抛到武器架上,提起不远处石桌上的注子,揭开壶盖,扬手仰面,潇洒饮酒。
“好!!”
此举再度引来大家的喝彩,唯独一位刚刚抵达的黑面少年默不作声,静静地看着。
瞧见这位一出现,白衣少年原本得意的面色却是变了变,都来不及与同窗好友吟了一首最喜爱的边塞诗,赶忙凑过去,堆着笑道:“默成,你来啦!”
黑面少年静静地看着他……手中的酒注。
白衣少年往后缩了缩,低声道:“能当看不见么?”
黑面少年摇头:“陆姨不让你饮酒,叮嘱我看住你。”
“小黑子,娘亲只是担心我饮酒,你可是盯得真紧呐!”
白衣少年和其父一样,对待从小一起长大的某位好友,没事的时候,亲热地称呼对方的表字希仁,有事的时候,就离不开肤色,变成包黑炭了。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ⅰ???????ě?n?Ⅱ???????????????则?为?山?寨?站?点
两人的儿子同样是从小一块长大,这位小黑炭尚未取表字,白衣少年私下里便称其为小黑子。
“可惜知远不在,如果他在的话,肯定会帮我拖着你这小黑子,不让你亲眼看到我饮酒……”
白衣少年叹了口气,知道今晚被娘亲一顿数落是免不了了,正觉得遗憾,侧头一瞧,眼睛亮起,连连挥手:“知远!知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