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5(1 / 2)
证据,甚至还巧妙地避开他派出的人手。
“阿弥陀佛!”
迎着萧胡睹满是怨恨的注视,老僧默念佛号,相较于其他的谍细,他的眉宇间最是坦然,似乎早就预见到了这个结局:“贫僧初为‘宿住’,今为‘威德’,皆不被契丹所信,命数如此,徒叹奈何!”
“‘宿住’?”
短短的一句话语,令人群里的狄知远目光一动,想到了宝神奴传下的称号。
如果对方说的话是真的,这位还真是宝神奴当年的二代传人,事败后销声匿迹的那个,怪不得能将郑屠户这种埋藏了二三十年的棋子挖出,重新启用。
只是瞧着,他与萧胡睹并非一条心。
事实上,“金刚会”与辽庭从来不是完全的一条心,宝神奴时期,尚且对萧太后及耶律隆绪保持着忠诚,随着这位首领被抓,剩余的成员被清除出了汴京,就遭到冷遇。
辽庭显然遵循成王败寇的传统,根本不在乎这群失败者,直到辽军自己也大败于狄青手中。
“宿住”会被辽人找出来,或者说他主动找到辽人,重新被委以重任,并不意外。
但同样的,哪怕他们重新启用了这伙谍细,委以重任,态度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毕竟选择的原因不是信任,而是迫不得已,正面战场打不过了,只能寻求后方的突破。
“唉!”
狄知远思索之际,耶律庶成暗暗叹息,也是类似的想法。
他之前劝说萧胡睹及早下手,就是知晓对方早有监视的手段,有能力办到。
既然这么做了,平日里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关键时刻又想舍弃,那就别怪对方反咬一口。
偏偏萧胡睹始终抱有侥幸,现在一下子被逼到悬崖边上,再无转圜余地。
所以此时此刻,耶律庶成突然大喝:“够了!事已至此,你还想把自己的罪责归于大辽么!”
萧胡睹猛然愣住。
围观者们也纷纷露出看好戏的神色。
在这个紧要关头,辽人内讧了?
然而继呵斥之后,耶律庶成声色俱厉:“你忘了临行前陛下嘱托的话,辽宋邻好,早有盟约,兵戈不兴,安享太平,切不可为小人唆使,犯下大错!我身为正使,亦三番五次告诫,便是受了刁难,也当隐忍自省,不可心怀怨怼,你怎敢私自下令,做出这等大逆无道的事情来!”
“你……我……没有……”
萧胡睹的反应并不慢,意识到了什么,嘴里嗫喏着,既不愿意承认,又不敢直接反驳,脸色变得苍白。
如此阵仗,宋人显然是有备而来。
先放太学学子入四方馆,造势铺垫,再押着谍细入内,就是想要听他们狡辩,最后出示亲笔书信等证物,将谎言一句句粉碎。
一切的一切,就是要把这件事在朝臣与各国使臣面前,办成铁案。
面对这个局势,狡辩无用,唯有一个办法,主动把罪责揽下来!
所以耶律庶成气势汹汹,不是为了内讧,恰恰是最后的挣扎:“萧胡睹!你有负陛下君恩,还不束手就擒,听候发落!”
眼见这个反应,张茂则并不意外,只是淡淡地道:“耶律正使之意,此番谋刺我朝天子,皆是萧副使一人所为?”
“正是如此!”
耶律庶成长叹一声:“然外臣身为使团正使,出访贵国,犯下这等惊天祸事,自有失察之罪,这便以死向贵朝天子谢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