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1 / 2)
掌门病重,不能理事。如今见掌门形神俱旺,行如青松擎岳,可见这传言不真。”
徐潜山道:“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圣说眼见为实,诚然如是。”
赫连天鸦:“所以,掌门此番亲临此地,执意要见云麾将军,也是为了这‘眼见为实’四字,是么?”
徐潜山微微含笑不语。
赫连天鸦屈膝与徐潜山对坐,放下羽扇:“在掌门与将军相见之前,天鸦愚钝,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掌门。”
徐潜山便道:“萨满请问。”
赫连天鸦声音平缓:“孔圣当年骑牛游历七国,有教无类,桃李满天下。比起百越乌桓等野性未驯的部族,祯朝以儒治天下,无愧天下正道之名,天鸦心向往之。”
“只是,我阅尽千书,心中亦存疑窦。昔年孔圣陈蔡绝粮,郑国受辱,鲁国被逐,颠沛流离,犹自坚守君子之行。这样的道如孤峰悬月,本是极少数道德圣贤方能企及的境界,儒宗却欲以此教化天下苍生,众生不能行,最终得到的只有天下人的虚伪。”
“纵观青史,中原能维持千年不倒,所倚仗者也从不是宋襄公的仁义之心。祯朝表面以儒治国,然而究其根本,似乎只是教化民众,使其驯服的手段。底层民众信了这些,能够自欺欺人,以求家国安定。”
赫连望着徐潜山的眼睛:“儒宗掌门,这些年您端坐道统,不曾离开过青城,不曾睁眼看过这天下么?”
“……”
徐潜山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中沉静,并没有显露丝毫愠怒或窘迫的神色,反而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
同样类似绵里藏针,同样咄咄逼人,让徐潜山想起了初次见面时的魏危。
赫连天鸦相较魏危更加步步紧逼,言辞犀利,所言切中时弊,徐潜山却隐隐约约从这样争锋相对的问题中捕捉到了一些隐藏的东西。
身为靺鞨可汗的妹妹,赫连天鸦自小跟着母亲学习中原文化,这样聪慧卓绝的人,很快就能明白何为仁义礼智。然而正是能看明白中原与靺鞨之间的差距,她才一直活在痛苦中。
她深知靺鞨部族崇尚武力,以男子为中心。她想要推行她认为正确的、符合圣贤之道的改变,为异族与女子争取同等的权力。可在这片生养她遵循着古老生存法则的草原上,她若想变革,就不得不踏入那权力场中,去周旋,去妥协,去使用那些她内心并不认同的、属于草原的道理。
圣贤之道如日月高悬,她做不到,日日受此炙烤。
赫连天鸦不相信儒宗的道义,同样不相信她自己。
徐潜山开口:“萨满,纵是世间从未有过孔圣其人,有些道理,如同日升月落、春华秋实,也该自然而然被人发现。儒宗所传,非为一家之言,如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照于日用伦常之间,只是世人虚冠儒宗的名义。所以孔圣虽然先去,他所发现与代表的道理却得以流传下来。”
赫连天鸦沉吟:“所以,掌门承认了,你我不过各为其主。”
徐潜山微笑:“自古成王败寇,这天下从来没什么正统的分别,若有一日,我朝腐朽,不思进取。若有人融合四方之智,贯通古今之变,再造乾坤,那亦是时势所趋,天命所归。但是萨满觉得,以靺鞨如今之气象,真的能做到吗?”
赫连天鸦沉默:“……”
片刻过后,她缓缓开口:“儒宗掌门,我虽然知道是徒劳,但是我还是想问,您愿意辅佐靺鞨吗?待我兄长挥师攻下开阳,青城儒宗依旧是天下文人心中的圣地,儒宗掌门仍将被奉为天下文宗之首,地位尊崇,仅在我与兄长之下。”
“若儒宗有心,若您愿意,儒宗掌门之职将不再是青城一隅的虚衔。您可以名列三公,出仕开阳,亲眼见证一个融合南北的新格局。”
徐潜山笑了:“靺鞨萨满,你就是这样说服云麾将军的吗?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不该同意这样的条件才是,他这些年对开阳积弊确有许多不满,但他始终觉得中原是汉人的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