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3(2 / 2)

加入书签

在林父的逼问下,林大郎才开了口,把城中粮铺压粮价这事说了说,“……我当时也思量,压价压得太狠了,实在不行就推车回去,怎么来的怎么回,但是又想这不是空跑一趟……”

话里纠纠缠缠反反复复就是不说到正题上。

林父也是听出来了,三个儿子都想卖粮,但因价低,老大不想一个人揽着要卖粮的主意,怕他责怪,老二是个混的,在旁装不知道,愣是不开口,老三——

“爹、娘,是我说要不卖了,大哥二哥也同意了,磨蹭到了那会,卖完粮也出不去了,正好遇到了城里岳母家的五哥儿和夫婿,邀了我们仨去我岳母家睡了一晚。”林虎把话说开了。

林父看向其他俩儿子。

林大郎点头,“是,我也是这意思,推回去倒不是怕沉,就是城里都一个价咬死了,我怕现在不卖,回头又便宜了。”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B?u?页?不?是?ⅰ????μ???ě?n?②????????????o???则?为????寨?佔?点

“爹,真的,人家粮铺掌柜说,三年好光景,粮太多了压着卖不完,现在粮都给不上价。”林二郎在旁找补解释。

林父:“你们三个一起决定卖粮的?”

林虎点头,林大郎嗯了声,林二郎最后才说对。

林父见状,心里倒是有点舒坦了,好歹老大老二没在这儿推卸责任,全把主意甩在老三头上,还是有些担当的。

“钱给我,粮的事,卖了就不提了。”

林大郎握的钱袋子,给了爹。林父当着大家面,数了二十文钱给老三,“你拿着,下次要是进城,给你岳母买些果子啥的。”

林虎收下了,他们今个早上回去时,岳母还给他们仨,每人两个肉馒头,让他们带路上吃。

林大郎二郎见状也没多话,该的。

“爹,啥时候分家?”林二郎问完讪讪一笑,赶紧解释说:“我就是问问也不是催。”

林大郎也好奇,他就是想知道自家能分点啥,咋分。

这些年,虽说家里盖院子有花销,但爹娘手里肯定攒了不少的。

“晌午过后,我请村长,咱们林家的叔公,明日一大早就分。”林父说。

当日晚上,林虎跟巧娘说岳母家现在哪哪都好,租客搬走了,院子敞快了,还收拾了一通,娘说想你想孩子,等咱们家分家了,咱们就进城看看岳母……

汤巧是很高兴的。

娘和五哥儿如今过的好就行。

到了今日分家,大早上的村长、林家叔公都到了,村长叔公对此倒没劝说:好端端的分啥家这等话。

林家是村里富户殷实人家,就是因为娃娃多,分的田地多,勤劳耕田几十年攒下来的家业,但娃娃都大了,还住一个屋不合适。

之后就是田地、院子、家里家具、银钱,还有包括老两口跟哪家过日子,论理村里都是父母跟老大过。

林大郎二郎私心里一直觉得爹娘偏疼三弟,肯定要跟三弟过。

没想到爹娘要跟他过。林大郎都愣住了。

分家时,林家家底确实不错,说起来攒的银子,村长都诧异了下,足足有二百七两银子。

分田分院子屋子,这些没得说,轮到了分银子。

按理说,二百七均分三份,每户兄弟九十两银子,但老两口说了,他们老两口手里得捏银子,按照二百一十两分,三兄弟每户七十两。

林大郎林虎都同意,林二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因为爹娘跟大哥过,爹娘手里捏个六十两银子,这跟是送大哥六十两有啥区别?这样一算,大哥家岂不是七十两加六十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