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1 / 2)
:“吴娘子曾有一位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吴家出事后,两家退婚,断了来往。”
慕苏当即意识到什么:“何姓?”
周策看着他:“姓王。”
果然如此!
如今再刑部牢中的王举人是吴娘子那位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如此,一切便都说的通了。
“可张乐师又是谁”杨明樾。
周策摇头:“吴王两家都没有交好的张姓门户。”
案情至此已逐渐明了,只唯有此人仍是疑点。
几人沉默半晌,慕苏想起什么,道:“吴家出事那年,走丢的那位吴家长兄可有线索?”
“没有。”
周策:“我细细打探过,当年回到蜀地的只有二郎君与三娘子。”
那位吴家长兄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多年来杳无音讯。
“对了,十四年前导致吴家被获罪的那桩粮草案可查到了什么?”周策问。
杨明樾闻言神色古怪道:“此事更是古怪,我翻遍大理寺那年的卷宗,硬是没有一点和吴家粮草有关的案子,便是由刑部负责,大理寺复核也该留有只字片语,可偏偏一点都查不到。”
周策也感讶异:“大理寺没有任何关于吴家案的卷宗,那就说明这桩案子并未经刑部大理寺的手。”
要么在御史台,要么,就是直达御前。
“但是...”
杨明樾看了眼慕苏,欲言又止。
慕苏拧眉:“说。”
杨明樾下意识放轻了声音:“十四年前,少卿夫人的父亲和母亲也是死于粮草案,该不会这二者有什么关联吧?”
这件事慕苏当然知晓,当年朱侍郎押送粮草出城,路遇大雨滑坡,未等到救援,反死于贼寇之手,他早在听闻吴家因十四年前粮草案受获罪时就已特意查过卷宗,并无任何疑点。
“我调查过,当年朱侍郎一案中并未牵扯吴家,且时间也对不上,朱侍郎夫妇是五月在怒杨坡遇害,吴家却是年底获罪。”
,不该时隔几月。
话落,几人陷入沉寂,好半晌,止,十四年前只找到这一桩与粮草有关的案子,若是有心海,也不是没可能。”
慕苏确实也有此疑虑,只是时隔久远,实在无从查起,便是要深究,也要徐徐图之。
“此事容后再议,眼,清棽若是为当年之事而来,便绝不会放过肃国公府那位,
杨明樾刚应下,随后似想起什么脸色一变,礼,请了教坊司舞姬乐师,清棽也在其中,
慕苏周策对视一眼,心头皆是一跳,慕苏沉声道:“永和郡主还未定亲,今日及笄礼王府邀请了不少郎君,亦为相看,肃国公府唯有那位小郎君未有婚约,多半也在邀请之列!”
不等慕苏吩咐,杨明樾便已起身大步往外走去:“我去查。”
慕苏紧拧着眉头。
“萧戚叶每年都要去枫落庄,刘璁惯爱去醴泉楼,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而肃国公府位高权重,府中小郎君不论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极其不好下手,而今日宁王府,不论身份如何尊贵,皆不能带随从进府。”
慕苏抬头与周策对视:“所以,今日是她下手的最好时机!”
二人几乎同时起身:“去宁王府!”
才刚出门,杨明樾就去而复返,道:“两刻钟前,有人见到肃国公府的小郎君进了宁王府。”
周策快步跟上慕苏,道:“捉贼捉赃,且眼下一切都是推测,并无实证,恐怕不好大张旗鼓的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