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7(2 / 2)

加入书签

农民跟土地的联系太过紧密,他们不会背叛土地,就注定了被那些贵族主教们利用。克里斯蒂安二世想利用他们稳固王权却不考虑这么的深层关系,就注定了失败。

而尼德兰却不同。

尼德兰并不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地区,而是欧罗巴工商业最发达的地方。如果说这个时期的欧罗巴有两个地方有文明之光的话,那么意大利之外就是尼德兰。

尼德兰已经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好了沃土,只不过这个时代,君权神授的思想深入人心,推翻君主制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就是否定天主。所以在新教真正被广为接受之前,在马丁·路德刚刚宣布自己的思想主张没几年,在加尔文也没有正式登场的1528年,在尼德兰实行没有君主的共和制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荷兰市民有了他们名义上的君主撑腰,事情就两样了。

朱厚烨很清楚,他是有罗马教廷的教宗加冕为荷兰大公的,所以没有人能否定他作为荷兰君主的合法性。

勒妮不知道这个时候朱厚烨的脑子里已经转了不知道多少转,但是她隐隐约约听明白了:“您在同情那些贱民!”而不是同情同为君主的克里斯蒂安二世。

朱厚烨道:“不算同情,只是一声叹息而已。”

克里斯蒂安二世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国王,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有相当的行动力。

只可惜,生错了年代。

勒妮又问:“您是说,人民的爱戴可以相信,却不是倚仗。是这样吗?”

“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有自己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如何执行自己的职责,需要殿下自己去摸索。”

勒妮点点头,不再追问。

第133章 酒馆

对于荷兰的人民, 特别是阿姆斯特丹的市民来说,法兰西的勒妮公主殿下驾临是一桩大事,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

这不渔夫酒馆里, 几个闲汉灌了几口啤酒就说上了:“要我说, 殿下娶了法兰西的勒妮才叫好呢!”

边上的人就笑话他:“你说什么呢!乔治, 你又不是不知道殿下已经有了婚约。”

“那又怎么样?第一, 贵族和王族们悔婚实在是太正常了。看英格兰的玛丽,先跟皇帝订婚后悔婚,跟法兰西订婚, 又悔婚,再次跟皇帝订婚, 结果这一次换皇帝悔婚并直接娶了葡萄牙的伊莎贝拉, 她只能再次跟法兰西订婚,结果又悔婚了。还有法兰西已故的克洛德王后, 不也是先跟皇帝订婚, 后来悔婚嫁给了弗朗索瓦吗?第二, 听说英格兰国王也在追求那位小姐。你们想想, 换成你们是那位小姐的父亲,能让女儿成为王后,为什么要满足于公爵夫人?要知道, 王后的家族也是王族,公爵夫人的家族却不一定。”

众人纷纷点头。

换成他们,他们也会这么做。

“也不知道是怎样的绝代美人, 竟然引得公爵和英格兰国王争相追求。”

乔治不屑地道:“什么样的美人?当然是尤物喽!”

立刻有人喝道:“说话小心点!”

乔治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