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6(1 / 2)
教堂,在这里为玛丽陛下加冕,有助于加强荷兰王国的正统性。同理,英格兰历代君主加冕都在英格兰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所以在英格兰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为王爷加冕为配偶国王,更有助于确立王爷的权威。”
严世蕃更不理解了:“可是,这种事可以慢慢来吧?”
明明早早定下名分,才是最要紧的。
秦安道:“你是说,让王爷自己掌握权柄,大权独揽,让玛丽陛下负责生儿育女就好?”
大权独揽的时候,朱厚烨的权威自然而然就确立起来了。
“难道不是吗?我看欧罗巴各国都是这么做的。”
秦安道:“这就是我们王爷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王爷,不爱权,又怕麻烦。无论是批改奏折还是御前会议,王爷都兴致缺缺,只是出于责任不得不尽量做到最好罢了。比起政务,王爷更喜欢待在种植园和养殖园。对于王爷来说,麦穗上多长一粒麦子,也比那些文件来得有趣,也重要得多。”
不止是严世蕃,就连一直关注这边的严嵩都傻了。
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存在这样的人呢?
不爱权,宽厚仁慈,待□□恤又大方,还如此关注农事和民生。
简直就是圣人了。
秦安道:“怎么,不信?”
严世蕃傻傻点头。
秦安道:“你以为王爷当年为什么坚持迎娶安妮夫人?”
“为什么?”
“当年黄大人问过王爷,王爷说,这边实在是太麻烦了,大多数王室公主都非常虔诚,不然就是十分信赖娘家,挖夫家的根基贴补娘家的也不少,再不然,就是背后势力十分强大。这些因素,毫无疑问,都会影响到王国的独立性。对比之下,安妮夫人出身也许没那么好,却十分独立,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不会对身边的神职人员偏听偏信,更不会盲从。”
“偏听偏信?盲从?”
“没错。当然,在欧罗巴,对神职人员盲从的不止是女人,就连国王都不能免俗,不然,你以为教宗国的领土是怎么来的?就是某个傻乎乎的国王签署的文件,把大量的领土送给了教会。”
“这……”
严嵩和严世蕃虽然来了四年,这个还真没有听说过。
把领土送给别人?放在华夏,这样的君主怕是要被骂死。
可在欧罗巴,看起来这种操作十分普通,以致于朱厚烨竟然要提早预防。
结合自己这四年搜集到的情报,尤其是各国拿领地和城市给各国王室公主做陪嫁的操作,比较了一下其中的差别,严世蕃道:“这……应该不至于吧……”
秦安道:“这种破事,我们大明也有。你知道的。”
严世蕃当然知道秦安说的是什么。秦安说的是宝船的事儿。
当年太宗皇帝派遣郑和四下西洋,那也是大明国威远播的时候,可是等仁宗皇帝上位,大臣们没有廷议达成一致、没有得到许可就把宝船给砸了,仁宗屁都没放一个!那些大臣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管海外贸易对大明财政的意义,说闭关锁国就闭关锁国。
作为大明宦官,三保太监郑和是太监这个群体的宝塔尖,是很多人的偶像,明仁宗让郑和一生的努力付诸流水,秦安这个立志成为荷兰的郑和的宦官会看他顺眼才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