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8(2 / 2)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求亲不成, 自己的宿敌反而求婚成功了!
这对波兰-立陶宛可不是好事!
所以他千方百计地想破坏这门亲事, 坚决不借道, 就是其中的具体表现。
因为波兰-立陶宛方面的寸步不让,朱厚烨只能选择让女儿走波罗的海, 然后借道其他国家和地区,比方说利沃尼亚公国,抵达莫斯科。
没办法,这时候的莫斯科大公国还没有出海口。无论是北方的波罗的海出海口还是南方的黑海出海口,统统都没有。
这个时候,哈布斯堡家族在背后暗搓搓地动手了。他们在背地里联系瑞典贵族、立陶宛贵族、利沃尼亚贵族,偷偷地告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贵族:莫斯科其实一直在企图拓展疆土,莫斯科人想要出海口。
哈布斯堡家族的手段厉害就在这里,他们说的都是实话,莫斯科的伊凡四世的确很想要出海口。各国只要稍稍核实一下,收买两个莫斯科贵族就可以知道确切情报。
问题是:波罗的海就这么点地方,三百年来,因为汉萨同盟,波罗的海的航线能被开发出的蛋糕差不多都开发出来了,哪里还有余地分给莫斯科大公国?
所以利沃尼亚贵族跟波兰-立陶宛军联合,在莫斯科大公国到波罗的海的必经之路上,设好埋伏,等着猎物入瞉。
另一边,北方海妖三国为首的海上实力强大的国家和地区的海军伪装成海盗在波罗的海上严阵以待。
这也跟波罗的海沿岸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着重大干系。二十年前,荷兰新成立的时候,波罗的海各国都担心荷兰会跟他们争夺利益,当时荷兰的商人也摩拳擦掌,预备着接收汉萨商人的“遗产”,是朱厚烨主动退让,这才保证了波罗的海的和平。
当年就连荷兰的商人和市民都觉得,朱厚烨有点不求上进,看自己的地皮差不多了,就不想着再扩大一步。
不过荷兰人利益至上,朱厚烨不想打仗,荷兰的商人当然是以生意为先。
那个时候,谁都没有发现朱厚烨与其他君主的不同之处。
可是二十年过去,波罗的海沿岸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哪个不是荷兰的原材料产地?哪个不是荷兰的轻工业产品的倾销地?
地毯、毛毡、毛衣、皮裘……
无论是丹麦还是挪威瑞典,抑或是东面的利沃尼亚、立陶宛,民众家中一半的生活物资,都来自荷兰,更不要说热切追捧着远东文明的贵族。
换而言之,这些国家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在争相购买荷兰的商品、以学习荷兰的时尚为荣,与此同时,他们的真金白银甚至连铜币也源源不断地流向荷兰,充实着荷兰的国库,也为荷兰的市民提供了充足的工作岗位和薪水。
总之,如此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现状,势必需要一场战争来消除不平和矛盾。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也决定着战争。
本来只是打算由波罗的海借道利沃尼亚公国去正式结婚的凯瑟琳,不得不率领荷兰的武装商船在波罗的海先跟各国的海军、海盗们干了三仗!
莫斯科的伊凡四世得到消息,立刻以迎接新婚妻子的名义,出兵利沃尼亚。 w?a?n?g?址?发?b?u?页??????ǔ?????n????????5???c?ò?м
当然,他迎头就掉进了陷阱。
凯瑟琳不得不双线作战。
这一战,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