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18(2 / 2)

加入书签

王松同样知道,站在宗教的角度,加尔文宗就是否认君主制的。而天主教和路德宗未必就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王朝。

第681章 根本区别

w?a?n?g?址?F?a?b?u?页?ⅰ?f???????n???????②?⑤????????

那天伊丽莎白跟王松隔着书架的对话, 持续时间并不长,可伊丽莎白回去之后,一整晚都没有睡着。

巨大的心理压力, 让她直接睁眼到天明。

如此情况, 宫廷不得不告知她的父亲蒙托邦。

可巧, 因为玛丽的产期将近, 各项准备已经就位,王国的几位大主教总主教也齐聚宫廷。作为乌得勒支大主教,蒙托邦也不例外。

同处一个屋檐底下, 父女相见非常容易。

听完女儿战战兢兢的话,蒙托邦笑道:“贝丝,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父亲!您一点都不担心吗?”

“不, 我的孩子。我也有过这样的状态。那个时候你还没有出生,你母亲要打理好整个家庭, 要照顾好你的哥哥们, 还要时刻注意我的状态。当时你母亲可是大病一场。如果不是及时送医, 我只怕要永远失去你的母亲, 也就没有你了。”

“那,那您是怎么想的呢?”

伊丽莎白迫切地需要父亲为她解惑。这种宗教问题,荷兰教会里也只有蒙托邦这样的高级神职人员能做出解答了。

蒙托邦道:“亲爱的贝丝, 你还记得教义最初的解释吗?教宗是牧羊人,其他人都是天主的羔羊,教宗解释圣经, 为主的羔羊们指引方向。”

伊丽莎白道:“我记得。您说过, 按照这个解释, 王国不需要君主也不需要政府,只需要教宗。”

“是啊, 可是这样的解释,怕是连枢机主教们都不服,又要如何让各位君主们接受?”

“您说,接受?”

“你还记得出埃及记吗?”

“记得。摩西带领着基督徒们离开埃及,前往天主应许给基督徒的国度,迦南地。”

出埃及记是圣经里关于基督教诞生的篇章,跟伊丽莎白这样的教徒当然倒背如流。

“你说的还是太委婉了,贝丝。不是离开,是逃离。基督徒们本来是埃及的奴隶,被埃及法老们奴役,不堪重负,所以不得不选择逃离。埃及法老是埃及古代君主,基督徒们被埃及法老奴役、压迫,所以才会有反抗。所以,圣经描绘的理想世界里,最初是没有君主的。”

什么?!

石破天惊!

蒙托邦的最后一句话,就宛如一道雷电,重重地劈在伊丽莎白的头顶,震得她两耳嗡嗡作响,大脑根本无法思考。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督徒都在流亡,直到被罗马接受。要知道古罗马是有皇帝的,吃够流亡的苦的基督徒为了在欧罗巴扎下根,这才接受君主制。‘国王和领主对领地的权力受天主庇护。’这一思想,也在这个时期诞生且被广为接受。”

所谓君权神授,根本就不是基督教最初的教义。

接受了君主制,基督教才变成了天主教。

蒙托邦道:“虽然接受了君主,但是教会的理想始终是由教堂担负起地方基层机构的职能。”

罗马教廷心目中的理想国,就是端坐在王座上的傀儡君主,把整个王国交给教会,让教会依据建立在世界各地的教堂、修道院来治理国家。

“无政府主义?”

伊丽莎白喃喃地道。

圣经什么的,她太过熟悉,因为熟悉,所以反而忽略了其中的矛盾之处。

对于欧罗巴这片土地而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