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7(1 / 2)
同时,让大贵族们疲于应酬,而疏于对领地的管理。这是欧罗巴的君主们对贵族们的惯用手段。
也是欧罗巴上至君主下至贵族们的共识。
照搬远东宫廷规矩,明显不利于王国的稳定,毕竟荷兰境内还是有数量不少的贵族。
所以荷兰国王明智地沿用了欧罗巴惯用的开放式宫廷,在自己的王宫中招待各国王族,吸引各方贵族,从而提高荷兰的国际影响力,加强王权统治。
但是在可以借鉴东方宫廷的地方,荷兰王室就明显地借鉴了东方宫廷,詹事府就是最好的证明。
国王和领主们对领地的权力是受天主庇护的。
荷兰国王把这一点运用到了极致。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自己的领地,他模仿远东二十四司衙门组建了詹事府和下属诸多机构,对王室直属领地进行系统且高效、相对更廉洁地治理,从而保证了自己的利益,也让他的领民受惠。
这一点,哪怕威廉·莎士比亚是个英格兰人,也不能否认。
哪怕他在英格兰的时候常住伦敦,也不止一次听伦敦的居民感慨过,恨自己不是赫特福德郡人,也恨自己的祖先当年没有及时搬迁到赫特福德郡去。
没办法,大量人口涌入赫特福德郡后,赫特福德郡立刻采取了户籍管理制度,把治下人口分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对于两种人口采取不同的福利政策。
户籍管理一上,不少伦敦人就打了退堂鼓,因为他们觉得搬迁到赫特福德郡的代价太大,福利跟他们的付出一比,实在是得不偿失,他们住在伦敦工作在赫特福德郡也一样的。只是随着赫特福德郡的发展越来越好,给常住人口的福利越来越多,选择这么做的伦敦人和他们的后代都后悔了。只是这个时候后悔已经迟了,因为搬迁到赫特福德郡的成本越来越高,已经不是他们能负担得起了。
荷兰国王的直属领地可不止赫特福德郡。
莎士比亚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荷兰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视同仁,除了当时还在法兰西王国境内的利摩日受制于深处法兰西腹地,不好打理,其他的地方都是一样的福利政策。
无数的思绪在莎士比亚的脑海里翻腾,直到马蹄声把他惊醒。
只见苏格兰王储詹姆斯骑着马,带着一群年轻贵族从他身旁经过,队伍之中甚至不乏女性,而且还是跟男人一样跨骑。
不是因为这些女性不知羞耻。相反,这恰恰是远东和欧罗巴的服饰和礼仪的不同。在欧罗巴,女士的裙下除了袜子,什么都没有,所以跨骑对于女性来说并不友好,因为跨骑会让她们的私··处跟马背或者马鞍发生亲密接触(这是历史资料,不是本人杜撰。)。偏偏他们的宗教信仰认为女人不应该穿裤子,使得女性只能采用危险的侧骑,稍有不慎就会掉下马匹,摔断她们纤细的脖子。
而在东方,无论是襦裙还是马面裙,裙子底下都会穿裙裤,所以无论女士们在马背上施展何种精湛的马术,都不会给人留下不雅的印象。
莎士比亚还听说过,早年的无忧宫,特别是英格兰女王还是这座宫廷的女主人的时候,这座宫殿还是一半远东一半欧式风格,但是现在的无忧宫,已经到处都是远东风格了,就连人们的服饰也不例外。
当然,就连莎士比亚也不得不承认,明国服饰实在是富丽堂皇。跟无忧宫一比,哪怕是赫特福德宫也跟乡下差不多。
莎士比亚觉得,远东那个词汇真的是恰如其分。
鲜衣怒马。
还有税。
作为一个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出生的英格兰人,莎士比亚从来不觉得税加佃租高达七成有什么问题。因为在他有记忆以来,家里的餐桌上就少不了土豆、牛奶、精盐和糖。每英亩四万磅的收成,可以让大多数农夫在缴完税和佃租后,还能让自己一家五口人吃饱。
可是跟老陈交谈过后,他才惊讶地发现,远东人一提到税和佃租高达七成就各个咬牙切齿。
这在莎士比亚看来,是几乎不敢想象的事。因为他从来不觉得七成的税收和佃租会很高。因为在英格兰,即便只有三成的收成,也足够一大家子一年都不挨饿。
不过,知道了远东人对高税收高佃租的厌恶,也就理解了荷兰国王的慷慨。
tang渔yuan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