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00(1 / 2)

加入书签

没有政·妓这个说法。”

“我出身威尼斯,法官阁下。我不奢望您的同情,但是也恳求您实事求是, 并且考虑威尼斯的特殊性。我来自威尼斯, 威尼斯有自己的国情。”

几位法官交流了一下意见, 道:“好吧,女士, 请阐述你的理由。”

“众所周知,威尼斯是一个富裕的国度。可是很多人都忘记了,威尼斯之所以富裕,完全依赖于东方的丝绸之路。威尼斯不但是陆地丝绸之路在欧罗巴的第一站,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威尼斯的富裕吸引了很多人,当然也有很多女人来威尼斯讨生活。那个时候,威尼斯本地女性也注重贞洁,并且把外地女人鄙夷地、笼统地称之为娼妇。

“可是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陆地丝绸之路被切断了。后来海上丝绸之路也中断了。没有了来自远东的丝绸,威尼斯不再富有,就连本地女人也不得不乔装成外地女人,靠着出卖身体补贴家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小部分,后来越来越多。

“威尼斯的贵族们刚开始对此十分鄙视。但是风情万种的女人们让威尼斯成了很多人旅途的终点。

“威尼斯,奇迹般地再度富有。”

伴随着茱莉亚的阐述,旁听席渐渐安静下来。

“妓·女给威尼斯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政治上的好处。毕竟威尼斯距离罗马很近,威尼斯数得上号的妓·女都曾经去过罗马。接受过威尼斯妓·女的侍奉后,罗马的大人物们都会把一部分钱存在威尼斯,并为威尼斯提供庇护。

“日子久了,威尼斯的妓·女们就自嘲说自己是政治·妓·女,后来这个称呼渐渐传开,连贵族们都这么叫。政·妓,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兰西路易十二的年代就已经成为威尼斯妓·女们独有的称呼。”

茱莉亚道:“在威尼斯,如果甘愿做男人的附庸,甘愿在家里做个无声无息的影子,那就去做良家妇女。如果想活出自我,想畅所欲言,就只能做政·妓。这是威尼斯女人仅有的两条路。”

主审法官道:“女士,你也是因为想做自己,才选择做妓·女的吗?”

“不。当然不是。”

“不是?”

主审法官明显不相信。

“是的,我曾经有个心上人,我很爱他。可惜我出不起嫁妆。我的父亲是个烂赌鬼,他把我母亲的财产连同我的嫁妆一起输掉了。没有嫁妆,我的心上人就不会跟我结婚。除了做妓·女,我,我没有其他选择。”

现场又是一片喧哗,甚至有妇女愤怒地大声咒骂道:“那你为什么不去做牛奶工或者去采葡萄?”

显然,旁听席上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

主审法官不得不再次敲锤。

“安杰奥女士,请问你几岁开始学习汉语。”

“六岁。”

“没有嫁妆,却能请汉语老师?”

现在的法兰西人都清楚,汉语和汉字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和文字。掌握日常用语已经非常困难,更不要说通过王室研究院的考核。

王室研究院的考试全部使用汉语试卷,甚至还要求写一篇八股文。

即便是联合王国境内,大多数启蒙学校和语言学校都做不到。想要考入王家研究院,就必须请汉语私教。

这可不是光有钱就能办到的事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