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6 章 二凤气哭,啥都敢说[VIP](1 / 2)

加入书签

第36章二凤气哭,啥都敢说[VIP]

李斯心平气和地开口:“浮丘兄,请恕斯无能为力。”

“哈哈……”李世民叉腰大笑,笑得浮丘伯咬牙切齿。

“法家的政策不是疲民吗?你想让石磨盘推广开来,你父王能同意?黔首生活更方便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干其他的事了,未必是秦国想要的吧?”浮丘伯冷哼,“你们秦国可是巴不得黔首天天在地里乞食,除了种地什么也不要干,连音乐、辩论和游学都禁止,会答应推广石磨?”

李世民刚要解释,忽然看见了李斯。

这不是有一个现成的法家代表吗?

李斯停下了手中的笔,不急不恼,风仪甚佳,微微笑道:“浮丘兄对法家偏见颇重。商君的确主张,‘民愚则易控,民智则国乱’,然而秦国向来重视耕战,此乃重中之重。况且我王胸怀大略,如此有助于耕田的良策,是不会驳回的。”

“哦?秦王舍得掏这么多钱,损己利民?”浮丘伯质疑。

“这个就不劳师兄费心啦。瓷器这两年在六国卖的很好哦,赚到的钱都已经够我养一支重骑兵了,只要政令传达下去,钱不是问题。”李世民笑了。

“如此甚好。”荀子听得心情舒畅。

“我还是觉得悬,已经吞下去的财富再吐出来,很多人是不愿意的。对秦王来说,黔首是吃黍还是吃麦,根本无关紧要吧。”浮丘伯道,“他真的会为了改善黔首们的生活,而支付这么一大笔钱吗?”

李世民仔细想了想,然后道:“想要牛马多干点活,也得给他们吃一些好的刍秣吧。不然吃不饱没有力气,也干不了多少活,那才糟糕呢。所以施点小恩小惠邀买人心,比如推广石磨啦,减少赋税啦,看起来亏了一点点,但换来的是百姓们感恩戴德,一辈子为大秦当牛做马,这不是很好吗?”

众人诡异地静了一瞬。

李世民疑惑地歪了歪头:“怎么了?我哪里说的不对吗?”

“嘶……”浮丘伯的文章都不抄了,面色古怪,“不知道为什么,你这几句话听起来,比商君的愚民之法还可怕,让人瘆得慌。对吧,通古?”

“公子天赋异禀,臣自叹不如。”李斯幽默了一句。

“哪有?”李世民跺脚,不肯承认,“这些话我是要说给阿父听的啦,才不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呢!我不是真的把百姓当牛马的!”

他气得脸都红了,荀子却乐了,和声道:“即便你真是如此想的,也并无什么不妥。”

“啊?”众人吃惊地看向他们的老师。

“无论你内心如何想,只要你真的推广了石磨,让千千万万的百姓不必再用双手辛苦舂捣,那就值得大加赞赏。”

荀子神态自若,徐徐道来,“就像你造的纸,即便你只是为了赚取财富,也确确实实方便了天下文士,那便值得称颂。”

这个浮丘伯就无话可辩了,因为他正在把从前注《诗》的内容,从

不需要李斯提醒,就能从头顺到尾,行云流水一般,无比丝滑,毫无遗漏谬误。

浮丘伯悄悄问李斯:“他真的刚学吗?”

“真的。”李斯确定。

毕竟他就是那个倒霉的一直没机会授课的老师……

赤松子那个酒鬼,自己都不会写篆书,绝无可能教公子。

每次李斯在公子来访时,故作不经意地路过那个院子,只能看到那师徒俩在搞东西吃。

小炉子的火总是亮着的,不是煮汤就是煮茶,不是烤橘子,就是烤栗子,更多的时候是烤肉,香味直飘到李斯鼻子里,哪怕他不进去,也闻得到。

如果公子看到了他,就会笑嘻嘻地招呼他进去,或者给他塞点吃食,好像是尊师重道,又好像是在贿赂似的,叮嘱他“不要告诉阿父哦。”

李斯一直觉得匪夷所思,王上竟然就这样放养,让公子跟着赤松子混吃混喝,有时候把蒙家休沐的谁谁也吸引过来,跟他们一起吃。

蒙武一般会推辞,然后给李世民送点时令的果子来,叮嘱他也要多吃果子。

蒙恬大多在外练兵,回来得很少,几个月才能见一次,来了会带公子练一会武,活动活动筋骨,滴酒不沾。

蒙毅出现的频率最高,犹如秦王的信使,只要不忙,都会过来看看,他也不喝酒,但会陪李世民吃点东西。

李斯就这样看着他们在自己家来来去去,想着既然拒绝不了,那就加入吧,索性也跟着饮杯茶。

他就这么半生不熟地和李世民呆了一两年,本想着等公子大两岁,王上迟早会让他收收心专心学业的,那到时候他自然就派上用场了。

万万没想到,计划着实赶不上变化快。

“默好啦……啦啦啦……欸?”小朋友愉快的歌声被强行截断,鹞鹰俯冲而下,趁其不备,叼走了他的作业。

“你把它给我放下来!那是我好不容易才写完的!”李世民气炸了。

鹞鹰乘风而起,叼着轻飘飘的纸越飞越远,毫无停留的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